↑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单选题 18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4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 对市民的财产自由进行限制

    B. 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

    C. 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

    D. 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A. 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B. 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 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家的行政权力属于宰相   B.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C. 国家权力中心为联邦议会   D. 皇帝间接控制联邦议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    )

    A. 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   B. 直接导致地方割据

    C. 保证了地方整治廉洁   D. 有利于加强监察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8 题
  1. 礼起源于先民的习俗仪式,重在敬神。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又创作舞乐、史诗,激发人们的认同感。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儒家学派始于周公旦   B.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重视“礼”

    C. 周礼重心从神转为人   D. 礼乐制度重在维护社会等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雅典举行公民大会的时候,执政官就派人两头牵着一根长绳,从市场和街道上横扫而过,把人们赶向会场,绳上沾着赭色矿石粉,谁的衣服沾上这种粉末,就成为极大的耻辱。这种做法

    A. 有利于坚持民主制度

    B. 体现了雅典民主的不宽容性

    C. 是对公民人身的侮辱

    D. 扰乱了民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辽宁喀左、北京房山发现了一批西周初期的燕国铜器江苏丹徒也发现了西周初期宜国铜器。此材料有利于说明

    A.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C.西周燕国宜国冶铜业比较发达     D.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 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B. 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C. 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 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内容主要反映了唐朝科举出身者与官僚的来源统计表

    大士族(%)

    中小士族(%)

    寒素(%)

    科举出身者来源

    69

    13

    18

    官僚来源

    66.2

    12.3

    21.5

    A. 士族通过文化优势保持政治优势

    B. 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没有得到落实

    C. 科举制选拔的范围和人数很有限

    D. 自然经济阻碍了封建文化的推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

    A. 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B. 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C. 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D. 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古希腊,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在将雅典城邦划分为十个部落的同时又给每个部落确定一位民族英雄。这一举措意在

    A. 确立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B. 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

    C. 提高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

    D. 麻痹雅典公民以维护城邦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伯利克里改革将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但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的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这说明

    A. 雅典民主政治徒有其表

    B. 公民群体政治素养有限

    C. 民主运行机制脱离实际

    D. 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强调公正至上

    B. 保护平民权益

    C. 保护私有财产

    D. 限制权力滥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法学家西塞罗曾说:“法必须合乎自然和上帝的意志”;法学家乌尔披亚努斯也说:“法是关于人事和神事的知识”。二者对“法”的界定都

    A. 蕴含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B. 受到了宗教理念的影响

    C. 渗透着法律至上的原则

    D. 体现出自然权利的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英国议会于1707年通过《任职法案》:“凡从王室新近获得官职,或领取薪俸者,均不得当选议员并进入议会下院……凡已选下院议员并在任职期间接受国王官职者,其议员资格将被宣布无效。”材料说明

    A. 国王一直通过赏官赐爵控制议会

    B. 完全割裂了国王与议会下院之间的联系

    C. 剥夺了国王作为政府首脑的权利

    D. 有效地限制了王权在下院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阅读下面的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表,其中两类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 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

    B. 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C. 三权分立机制逐渐被破坏

    D. 议会受内阁的影响在加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他强调了(    )

    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  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  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于规定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作出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确保司法独立

    B. 提高法官的专业水平

    C. 提高法官的地位

    D. 提高法官执法的公正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下表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

    A. 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 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

    C.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

    D. 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在于

    A.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 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

    C. 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   D. 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恩格斯的这一分析,主要是基于

    A. 唯物史观

    B. 时空观念

    C. 史料实证

    D. 历史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到冲击       B.一战推动女性杜会地位的提高

    C.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D.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 “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 这表明(  )

    A. 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 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 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D. “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元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如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明史》卷72《职官》

    材料二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的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内阁各自的特点,分析它们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国内阁产生的不同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

    中国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该书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法国要人的通信汇编,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到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法国另一传教士白晋同在宫廷供职。1689年,张诚和徐日升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

    ●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

    ●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帝,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选三组中外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

    (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由于努尔哈赤晚年一些错误改革的推行,致使战乱中的辽东经济受到空前破坏。成千上万的汉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就连女真人也有逃亡。皇太极即位后启用汉官,在其辅佐下以汉、金为榜样,有选择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在农业政策上,改变努尔哈赤时期采取的“掠民为奴”,把辽沈地区农民附庸在女真族的庄园中进行耕作的政策,从而稳定和激发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明降官降将参与申明法令,这种改变实际是使广大汉民摆脱奴隶或农奴的地位,重新恢复他们自耕农身份。其次,在政治上,注意缓和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以明朝为样板,建立封建化制度。在文化思想上,从本民族团有文化特点出发,有选择地接受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提高女宾人的文化素质,希求较快地改变后金文化落后的社会而貌。由于皇太极全面实行改革,很快地稳定了后金的统治秩序。

    ——袁阔琨、魏鉴勋《试论皇太极的文化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皇太极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太极改革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他足智多谋,被世人喻为魏征、诸葛亮再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元至元二年(1336)任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廉正直,因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但在蒙古贵族眼中,刘基始终摆脱不了“南人”的身份和地位.三十岁时,刘基首次辞职。在经历了数次重新起用和辞官后,他心灰意冷,隐居青田,期间撰写了《郁离子》,用生动洗练的寓言故事反映元末日益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并为解决矛盾作出了种种设计。至正十八年朱元璋攻下婺州(今浙江金华),因仰慕刘基的学识才智而邀他出山。刘基呈上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过望,“留帷幄,预机密谋议”。刘基针对当时形势,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又建议朱元璋脱离“小明王”韩林儿,以“大明”为国号招揽天下义师,然后北伐中原,遂成帝业。1367年授太史令,刘基上《戊申大统历》,并与李善长等一起编订律令,成为《大明律》的最初蓝本.洪武元年,他又奏请创立军卫法,即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常驻军队,士卒平时屯垦,战时从征,调途任将一律归朝廷掌管。明朝建立后,刘基不愿为相,于洪武八年因病去世。

    ——摘编自白寿弃《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末年刘基多次辞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刘基的主要历史功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