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7 题,探究题 1 题,选择填充题 1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须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②加明矾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应选用的净化循序为(   )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过程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碳酸→水+二氧化碳

    C、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钠+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和反应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生活在小河中的鱼类能够呼吸,主要是由于河水中含有氧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关实验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B、用托盘天平称某物质的质量为36.16克

    C、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

    D、用100毫升量筒量取8毫升热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二者不相符合的是(   )

    A、郁金香和风信子有着不同的香味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黄泥水过滤后变澄清----发生了化学变化

    D、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 气态时分子间隔变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木材 橡胶  塑料       B、羊毛  玻璃   不锈钢

    C、棉花 木材 大理石       D、塑料 陶瓷 合成纤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进行量筒里液体读数时,开始俯视读数为28.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 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15.7 ml   B、大于15.7 ml   C、小于15.7 ml   D、无法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湿衣服晾干    B、剩饭变馊    用葡萄酿酒

    C、液化气燃烧    蜡烛熔化    D、电灯泡发光   铁锅生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  D、获得结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药品过程中,若指针向左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将游码移到左侧零点         B、加适量砝码

    C、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减少药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不仅可以获得新物质,也可以获得能量

    B、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发出耀眼的白光

    C、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反应条件,例如有些化学反应不加热也能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不断充气,轮胎爆裂------分子数量增多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     D.风力发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的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②水通电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③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的原因                

    ④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说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写出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1)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2)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后平放或倒置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4)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5)取完液体,胶头滴管清洗后放回滴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①用60 ml的试管加热液体,试管内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         ml

    ②某学生欲称取5.7克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5克砝码,把游码移到0.7克处,然后在右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化学符号表示

           氧气        氢气        氧原子       氢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①净化后的空气、②食盐水、③液态氧、④蒸馏水、⑤澄清石灰水、⑥白酒、⑦二氧化碳、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以上填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多一滴水,就可能多一条生命。小明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收集的气体体为10 ml,则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__ml,a中产生的气体是        ,b中产生的气体是           

    (2)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是                

    (3)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4)该实验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          (填“改变”或“不变”)。

    (5)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          (填“变”或“不变”),只是       在改变,因而属于        变化。变化前后,水的化学性质        (填“变”或“不变”)。

    (6)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今年,我国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地下水如果硬度大,或者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用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微生物。可以用       鉴别硬水和软水。

    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如               (举一例)。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简易净水器(如上图所示)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石英砂和小卵石的位置不可以颠倒,因为                  

    (3)身处旱区之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举一具体做法)              

    (4)某同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操作中,她发现过滤速度过慢,可能的原因:(写一点即可)             

    过滤后,她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写一点即可)            ,她应进行的操作是          。改进实验后,最终得到澄清透明的水,她兴奋地宣布:“我得到了纯水”,她的观点是否正确?          ,理由是            ,若要制得纯水,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信息资料:石蜡是一种白色、无味的固体,熔点低,不溶于水,常用于制作蜡烛或润滑剂,石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石蜡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炭黑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内容,写出描述石蜡的物理性质有               

    描述石蜡发生化学变化的语句是               

    (2)某研究小组在燃着的蜡烛上方放一个冷碟,发现碟子底部变黑,为了解该黑色固体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黑色固体是生成的二氧化碳

    乙同学:黑色固体是未烧完的石蜡

    丙同学:          (写出丙同学的猜想)

    实验验证:

    Ⅰ甲同学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Ⅱ小花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对,因为              

    Ⅲ小丽发现碟子底下黑色固体可以擦去,而且可以点燃,且生成了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拓展延伸: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此处温度高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1 题
  1.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