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5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学者冯友兰认为:“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  )

    A.儒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B.儒家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

    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

    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煮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

    A.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B.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C.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阳明《泛海》诗云:“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从这首诗中不能体现的是(  )

    A. 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B.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

    C.思通万里,胸天三界,充满禅机理趣   

    D.格物致知,追本溯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无所作为

    B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

    C

    明朝王良(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与李贽的某些思想相似

    D

    “民主君客 ”论、“天下之法 ”论、“工商

    皆本 ”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 ”

    说明黄宗羲从反清民族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B.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

    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字体各具特色。下列评述符合唐代颜真卿《祭姪文稿》的是(  )

    A.笔画圆弧,字形斜长交错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C.不真不草,字体舒展流动     D.结体扁平,笔画方劲古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昭君出塞故事,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千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这充分反映出(   )

    A.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B.理学空谈误国的惨痛教训

    C.士人无缘政治只好戏说历史

    D.汉族文人的家国衰败之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的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

    A.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

    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

    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秋瑾在《光复军起义檄稿》中宣称:“彼固倜来(外来)之物,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者,我父老子弟耳,生于斯,居于斯,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这反映了(    )

    A.民族危机加剧排满革命         B.爱国救亡促进民主启蒙

    C.欧美侵略激发排外意识           D.文明冲突推动西学东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 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孙中山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展其生产力则贫。以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最符合孙中山本意的是(  )

    A.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B.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C.倡导排满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D.反对私人资本,防止贫富悬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 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

    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

    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

    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

    D.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已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因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政会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接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偌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寻求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机,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受历史演化和文化结构所规定之逻辑的推动,先是把中国的失败归之于器物文明的落后,继之又认为政治制度的僵化是中国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并因此而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后搞了旨在引进西方文化工艺技术以改造中国物质文化的洋务运动,和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政治制度以改造中国制度文化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结果都归于失败,于是人们又开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得出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统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失败的结论,因而又有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精神、彻底批评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核心儒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摘编自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亦即五四运动时期。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特权,这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长期侵略形成了鲜明对比。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篇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前后,《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等一批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

    ——摘编自郑大华著《民国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来思想文化的传人持何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