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连线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伦敦大学办学创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B.工业革命的需要

    C.民主自由观念的不断进步    D.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英国下议院“长方形的结构”凸显出的政治内涵是

    A.有利于两党政治的发展    B.体现君主立宪制的理念

    C.标志着英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D.对议会权力的制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 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该报告

    A.以“冷战思维”看待国际关系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明确指出了“两分世界”的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

    A.小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

    B.家庭承包责任制不适应农村的发展

    C.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受阻

    D.小农经济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的要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容闳,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847年赴美、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860年底他来到天京,向干王洪仁玕提出改良政府、军队,改学制,办洋务等七项建议。1863年湘军主帅曾国藩接纳了他,并委以重任,其部分主张得到实施。这反映出

    A.太平天国和湘军的全方位竞争

    B.洋务人才得到社会重视

    C.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题

    D.容闳为理想而放弃道德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是近代前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产销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    B.国际市场对经济的影响

    C.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D.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此规定

    A.旨在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反映了明初社会经济困难

    C.体现了农工商并重思想    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恢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政府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稳定地方秩序    C.完善政绩考核    D.促进人口增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清雍正帝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列宁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能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辛亥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认为,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习惯、消费结构和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这一观点

    A.肯定了习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习俗

    C.认为生产关系发展改变社会习俗    D.适当评价了习俗的社会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直线上升,法国总统戴高乐不愿再为美国承担战争的费用,于是从1965年开始将法国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在月黑风高之夜用潜艇将黄金运回巴黎。戴高乐的做法

    A.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B.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

    C.导致法美两国的贸易争端    D.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

    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了“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晚清名臣的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18年,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督办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今京汉铁路北段);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以卢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武汉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经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朝政府决定实行“新政”。1901年3月(光绪二十七年),成立督办政务处,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遥为参预”。张之洞会同刘坤一连续上了三道奏折。第一折主要是关于兴办学堂、废除科举制度,提出设立文武学堂,奖励游学等建议。第三折主张采用西法,提出了编练新军,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银元,行印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多译东西各国书等建议。在第三折里,他说:“施之实政则不至于病民,至若康有为之邪说谬论,但以传康教为宗旨,乱纪纲为诡谋,其实与西政、西学之精要,全未通晓,兹所拟各条皆与之判然不同。

    ——摘编自谢放《张之洞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兴办实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之洞的“新政”主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四民社会”乃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士农工商这四大阶级,形成了以儒家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分层。隋唐以后,凭借着科举制度,士大夫阶级在古代中华帝国,成为了帝国王权制度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和纽带。……以儒家价值和科举制度为核心所得以建构的士大夫阶级(亦称为士绅阶级),其一身兼二任也,在朝廷辅助君王统治天下,在乡野为道德表率和地方精英领导民间。明代以后至晚清,这一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商人和军人的地位上升,威胁到士大夫作为社会中坚的核心地位。

    ——摘编自许纪霖《科举废除与“断裂社会”》

    材料二  1905年科举制废除,切断了传统士大夫跻身、晋升官僚体制之路……漂泊、游移于体制之外的新型知识分子,在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职业架构中寻求谋生之路与社会角色。虽都以知识资源、文化资本谋生,但不再如以往士大夫仅有读书做官的单一通道,而是有了职业上的“分工”。状元出身的张謇在1894年蟾宫折桂之后远离官场,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进士身份的张元济在维新运动失败后,由翰林而入商,于1902年投资商务印书馆并很快成为灵魂人物;严复、梁启超等人致力于以译书、创办《国闻报》、《新民丛报》等报刊,成了以媒介影响社会的传媒知识分子;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等现代大学与各类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催生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等新的职业和人生路径。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社会变迁视阀下的知识分子成长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说明士大夫成为古代社会核心的历史原因。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知识分子群体发展的角度,比较古代士大夫和近代知识分子的区别。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士大夫和近代知识分子各一典型人物,并作出简要介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试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古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社会价值的共通之处及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