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1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单选题 34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

    A. 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   B. 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

    C. 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D. 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后,自中国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   B. 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

    C. 原有经济水平的差距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建国后的某一时期,河南焦作市市委、市政府曾出台措施规定: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全市现有生产队2039个,应调整为3270个。最终,全市共退赔土地20726亩,房屋66346间,机器111部,汽马车170辆,牲口1189头,生猪14123头.羊21485只,并赔偿无偿调用劳力损失,群众深表满意。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

    A. 土地改革运动存在一定阻力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顺利推进

    C. 国民经济调整工作逐步展开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样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人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以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

    B. 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C.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化的经济模式

    D. 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4 题
  1. 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新三民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乡村集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材料反映了

    A.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所发展

    B.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 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蔓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题文)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增加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等内容;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宪法,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基本经济体制。两次修改

    A. 反映了深化改革的现实状况

    B. 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经验

    C. 巩固了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

    D. 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

    A. 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B. 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 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D.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周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走向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秦始皇亲近法家,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 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D. 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

    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唐朝宫殿屋顶的建筑风格,大都舒展自如,两翼如同展翅飞翔的大鸟,又如同大书法家笔下极其夸张的一撇一捺。这一建筑风格反映出唐代的文化特征是

    A. 华夏初兴,彪悍尚武

    B. 庄重威严、潇洒自信

    C. 精雕细琢,儒雅之风

    D. 落日余晖,悲壮苍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别,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C. 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D.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元朝行省掌握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赋予行省。这说明元代

    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 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C.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初朱元璋封他的同姓子弟为王并掌兵,但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得参与军务。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出现

    A. 诸侯割据的局面

    B. 诸侯国威胁中央的局面

    C. 南北对峙的局面

    D. 藩镇割据的局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 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 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 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 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A. 贫富差距的逐步缩小

    B. 等级限制受到冲击

    C.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D. 专制制度日益衰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代大学士徐阶说:“阶惟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的分离存在矛盾

    C. 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D. 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后制定了三部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以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

    B.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

    C.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

    D. 宪政的实行缺乏有利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 19 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

    A. 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B. 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 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D. 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A. 轻工业发展迅速   B.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实现了关税自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表为1927年《学灯》编辑部对社会上婚姻观念的抽样调查情况,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婚姻观念

    A. 崇尚自主自由

    B. 受政局变动影响较大

    C. 保守思想占主流

    D. 淡化了门第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 新建的洋务企业(家)   B. 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C. 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   D. 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如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

    A.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 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相的宣传画。某种意义上,此类宣传画里也隐含着一些历史信息,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材料。下面两幅宣传画从侧面说明了

    A.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

    B. 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 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

    D. 中国甘愿充当英国抗击日本的炮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

    C.民族工业的布局发生变动

    D.直观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图反映出当时的战略意图是

    A. 促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停战投降

    D. 实现解放战争主战场的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A. 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正确性

    B. 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 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保持和谐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我国的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B.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 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一五”计划完全仿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C.中共防止在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一五”计划的制定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下表为1952年新中国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后的相关数据。这次院系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急需工业建设人才

    B. 改变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局面

    C. 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D. 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成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它“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材料中“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A. 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

    B. 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

    C. 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提高

    D. 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直接会面。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一重大行动反映了

    A. “一国两制”得到全体台湾同胞认可

    B. “一国两制”是两岸的共同追求

    C. 海峡两岸存在的敌对关系全面消除

    D. 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 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C.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D. 国家宏观管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举隋创唐兴,唐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的早期,当时的科第人物是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士子在科场中开始崭露头角,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南北差异的变易,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争论的双方以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代表了朝中长于经史的北方派,针对南方士子科场的绝对优势,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提出了著名的“逐路取人“思路。

    到了明代,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继续存在,南北地域之争又起波澜,引发了科举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设想。两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自此,科举录取按南、北、中(不易划定为南或为北的区域)进行分地域按比例录取。然而,按大的区域录取毕竟还是会造成各省取中人数的不均,一些边远省份由于教育的落后甚至出现被“遗漏”的情况。因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一直实行到科举终结。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科举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录取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任选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探索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和演变的。甲午

    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遭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仁人志士从救亡图存、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目的出发,在制度与文化、革命和建设的道略上开辟了向国外学习的现代化之路。这就决定了启蒙与救亡互为表里,仿效与探索相辅相成。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它,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近代的中国在帝国的黄昏中醒来,在思想的汇合中扬弃,逐渐踏上了蜕变与新生的历程.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的演变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历史逻辑,即不同的历史时代面对的主题和任务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思想与理论成果。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材料二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救亡和启蒙一直是两个突出的课题。二者是何关系?

    1986年,李泽厚在《走向未来>创刊号上发表题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论文。他在文中指出,五四时期,“启蒙性的新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反帝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再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

    李泽厚“救亡压倒启蒙”的观点遭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批判。王元化认为,“把启蒙和救亡看成全然相克是不对的”。金冲及指出,“从根本上说,是救亡唤起启蒙,还是救亡压倒启蒙?我想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丁守和也谈到:“救亡唤起启蒙,启蒙是为了救亡。戊戌时期是这样,五四时期也是这样”。杜文君进一步强调,“救亡压倒启蒙”说歪曲了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主题,改写了中国近代的全部历史。彭明认为:“把马克思主义排斥在科学和民主之外,排斥在启蒙运动之外的看法,是很不全面的。”李良玉更是直接指出,“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救亡是启蒙的逻辑发展,是它的必然趋势。”

    ——郑永年《中西方启蒙的差异》

    (2)近代中国的救亡与启蒙究竟是什么关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

    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材料一中“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如何体现的?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要打破僵化模式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材料二(现代)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虽然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这时市场的引入仅仅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而已。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目标的转换。之后,中国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和目标。中国经济改革转入到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摘编自瞿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及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