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7 题,其中:
单选题 76 题,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41 题,困难题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76 题
  1. 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

    B. 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C. 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

    D. 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

    A. 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

    B. 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 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 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D. 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30年2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取消观念。”这说明

    A. 中共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

    B. 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

    C. 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D. 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143人中,只剩5侯;武帝因功封侯的75人中,失侯的68人;推恩封侯的175人中,失侯的113人。据此推知汉武帝

    A. 在封侯问题上反复无常

    B. 以政治统一促思想统一

    C. 从根本上解决割据问题

    D. 以此加强专制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88年7月,中国物价上升幅度为19.3……有的人一下子买200公斤食盐,买500盒火柴,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发生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不能及时支付,群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倒,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了

    A. 政府应该掌握商品的定价权

    B. 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与艰难

    C. 人们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波动

    D. 物质缺乏导致了市场的恐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 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

    B. 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

    C. 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D. 史料解读应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86年4月到6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很多地方报纸,都集中报道了不少在企业改革中有良好表现的先锋人物被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打击诬告的事件。这些报道旨在

    A. 宣传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打破教条主义的长期束缚

    C. 纠正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D. 营造推进改革的社会氛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英宗德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A. 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B. 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

    C. 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 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以备老爹死后发丧用,被人告发。周亚夫因此而下狱,闭食自尽。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周亚夫的儿子愚昧迷信   B.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 西汉严禁民间私藏武器   D.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连正税也要收货价的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

    A. 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B. 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

    C. 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D. 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A.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 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 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D. 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初始协议,中国“有机会”在15年后的2016年12月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当前明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且不断在这个问题上和欧洲加强“协调”。这说明当前

    A. 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着矛盾冲突

    B. 欧美主导的贸易体系面临挑战

    C. 中国经济市场化建设程度较低

    D. 美不能再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这强调罗马法

    A. 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B. 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C. 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   D. 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 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C. 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

    D.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

    A. 罗马法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

    B. 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

    C. 罗马法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

    D. 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这本质上反映了

    A. 内阁制彻底瓦解

    B. 宦官操纵威柄

    C. 皇权专制的痼疾

    D. 内阁首辅无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纷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A. 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

    B. 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

    C. 受到了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响

    D. 不断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汉武帝规定王侯宗室朝觐聘享,进献的玉璧必须以作价高昂的白鹿皮币包裹,同时规定白鹿皮币只能由宫廷机构独家经营。据此可推断,汉武帝推行白鹿皮币的目的是

    A. 顺应市场流通的需要

    B. 凸显皇帝独尊的权威

    C. 消除诸侯割据的隐患

    D. 增强中央政府的实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这表明当时

    A. 军事的失利推动了中共调整土地政策

    B. 土地革命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C.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D. 土地革命受到“左”倾错误严重误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户分九等,按户等征税。宋代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主户、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则指的是佃户。造成这种纳税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 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B. 土地政策的改变调整

    C. 均田制实施遭遇困难

    D. 积贫积弱局面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周朝建立,大肆分封。如封功臣姜尚于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封颛顼后代熊绎于楚,都丹阳(今河南淅川县);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西周政治的稳定与巩固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A.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南宋时,明州(今宁波)港呈现出“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繁荣景象,当时有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 民间长途贩运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据此可知当时

    A. 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

    B. 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

    C. 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

    D. 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官员“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路”便辞官经商,读书人“为士不振”便“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图几分利息”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专制制度的松弛

    B. 社会风尚的变化

    C. 市民阶层的产生

    D. 理学思想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现点

    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意在说明分封制促成中华民族形成

    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 没有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B. 手工业技术的巨变

    C.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D. 世界市场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1985年,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地用合同订购、市场收购的方式取代统购派购农副产品,同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交通运输。这些政策

    A. 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

    B. 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C. 旨在缩小城乡差距

    D. 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

    A. 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B. 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C. 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 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 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 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古代雅典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非常热心,据说每年都有一千多雅典公民参加戏剧演出。演出的经费由城邦来负责,各项剧目在城邦的有序组织下进行。上述城邦集体活动

    A. 保证了雅典各阶层的权利

    B. 意在培养雅典人的艺术素养

    C. 成为传播民主思想的舞台

    D. 增强了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1848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被各国封建贵族镇压了,但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遗嘱执行人。”这是因为

    A. 工业革命快速推进

    B. 马克思主义影响巨大

    C. 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 国际争夺日趋激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康有为断言:“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尝考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这表明康有为意在

    A. 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性

    B. 复兴传统文化

    C. 认同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D. 推动社会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说道:“看过《七将攻忒拜》的人,个个都想当兵打仗。”“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公民通过观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

    B. 戏剧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

    C. 文学作品鼓励希腊公民踊跃参军

    D. 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A. 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 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 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英国人口在1741—1751年增长率约为3.5%,1751—1761年增长率为7%,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达到16%。导致英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方式的变革

    B. 大量移民的涌入

    C. 女权革命的发生

    D. 医疗卫生的改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随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一变化

    A.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B. 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

    C. 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

    D. 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6. 同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候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一做法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促进了民族交融

    C. 强化了人伦秩序

    D. 发展了小农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7. 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说:“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月腐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据此可知,康有为

    A.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积极维护满清统治

    C. 缺乏爱国主义精神

    D. 强烈反对社会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8. 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指出,农业部门“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

    A.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 扩大农业的自主权

    C. 以增产为主要目的   D. 改变集体农庄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9. 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 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 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0. 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 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

    C.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 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1.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这主要说明

    A. 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

    B. 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

    C. 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地政策的调整

    D. 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2. 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3. (题文)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而台下听众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将演说者直接赶下台。这说明,古代雅典

    A. 全体居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

    B. 公民享有平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

    C. 全体人民享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

    D. 公民大会发言人缺乏相应资格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4. 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粲(柴米)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易)”。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 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 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

    C. 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

    D. 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5. (题文)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6.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A. 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

    B. 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7.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记述

    出处

    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请子弱,大封同姓。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炚,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前汉书》卷14

    汉初立请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

    《后汉书·百官志》

    A. 《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

    B. 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 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

    D. 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8. 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场买处按牌交易。这说明宋代

    A. 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B. 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

    C. 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

    D. 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9. 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 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0. 明朝后期,一些富商大贾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希望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现象

    A. 动摇了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B. 改变了古代中国的阶级结构

    C. 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和世俗化

    D. 反映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1. 下表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出口货物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变化状况(出口总值=100)这一变化

    年份

    棉花

    其他

    1871—1873

    52.7

    5

    0.1

    0.2

    12.5

    1881—1883

    2

    26.2

    0.2

    0.4

    27.0

    1891—1893

    26.9

    24.9

    1.2

    4.8

    5

    A. 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 体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 表明列强逐步减少对中国原料的需求

    D. 表明中国外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2. 下表为1840年前、1894年国产粮食商品量、值估计,这从侧面反映出

    国产粮食商品量

    国产粮食商品值

    亿斤

    占产量(%)

    万两

    1840年前

    20

    10.0

    1553

    1894

    372.5

    15.8

    37250.0

    A. 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 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D.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3.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4. 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A. 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   B. 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

    C. 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D. 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5.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了“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和收入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

    A. 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否定

    B. 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 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 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6. 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一修订主要是基于

    A.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B.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C.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7.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可见古代雅典

    A. 公民的个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B.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C. 城邦事务与私人事务同等重要

    D. 人文主义思想浓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8. 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没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

    B. 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C.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生活方式和时间观念的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9. (题文)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在1689年否决了下院提出的《三年法案》,1693年再次否决此法案,一直到1694年才迫于对外战争需要签署此案。这表明当时英国

    A. 民主政治体制亟待完善

    B. 议会尚不能限制国王的权力

    C. 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

    D. 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破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0. 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观点

    A. 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

    B. 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C. 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 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1. 1786年,美国国会建议,它将有权控制国内外贸易、自行规定并征收税款、惩罚欠款不缴的州,各州必须向国会选派议员,对公然反抗国会管辖权的州可以使用武力以外的所有强制手段。这表明美国

    A. 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

    B. 不断完善联邦制政体

    C. 改变了中央的软弱无力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2. 苏联曾实行居民证制度,没有居民证及相关的证明文件,苏联公民就不能异地流动;居民证只发给城镇居民,农民则没有居民证。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 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B. 强化城市政权以镇压反革命

    C. 加大劳动力的计划管理力度

    D. 杜绝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3. 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为16亿卢布,即在产品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斯大林模式遭到了彻底否定

    B.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

    D. 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4. 1933年7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观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提出“一揽子规约”

    A. 意在维护工人阶级权益

    B. 解决了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C. 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D. 使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5. (题文)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图所示,这两幅漫画意在表明

    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 欧洲一体化面临严峻挑战

    C. 世界多极化格局日趋明朗

    D. 区域集团化进程就此搁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6. (题文)1981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拉丁美洲输往美国的1000项产品中,美国应用了400条关税壁垒手段;日本在431项拉丁美洲的进口货上施行100条非关税壁垒。据此推知

    A. 贸易保护主义能有效应对危机

    B. 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C. 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被迫中断

    D. 贸易保护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 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