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④①⑤②③   C. ③⑤④①②   D. ④①③②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C. 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D. 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空。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6)《湖心亭看雪》中总写湖山夜雪的全景句子是: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7)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行路难(其一)》中化用姜尚垂钓和伊尹梦日的典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期待从政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物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我想:我竟与闰土①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② 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    )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zì suī(    )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给第二段中①②处填上合适的词。①_______②_________

    (2)注音写汉字zì suī(_______) (_______)   噤(_______)辛(_______)

    (3)“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中“展转”的意思是__________。 “转”字第七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下面是《水浒传》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武松见,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么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飞云浦。’”武松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上。”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被武松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武松右脚早起,扑通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武松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拿起朴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

    (1)文段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__

    (2)文段出自第三十四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请你联系原著,写出武松大闹飞云浦的原因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两件他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忠”与“义”,而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则认为生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记叙文,完成后面小题

    请你别来帮助我

    文/高文帅

    她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小姑娘。

    临行前,领队和众队友都不让她去,她狠着牙立下军令状:绝不拉大家一步后腿。

    第一天,三千米的高山草甸让一行人走得如醉如痴,若乎梦中,她无瑕赏景,只来得及趁大家赏景的空隙把自己连同几十斤的装备撂到一边,大口的喘气歇息。晚上扎好营做饭时,大家发现她脸色彤红,原来她发着高烧。领队找出药,给她喝下热汤,命其休息。

    第二天,穿过美轮美奂的高山草甸,进入原始森林,从三千米的海拔急剧下降,晚上扎营地,GPS定位系统显示的海拨是2000米。

    这里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传说中野人出没的地方,用原始二字来形容这里的森林,是极为贴切的。古老沧桑的大树团在一起,把太阳的光线挡在上空,致使森林内部和地面常年不见阳光,树干上面生长着长长的绿毛,偶尔祼露的地面是密密的苔藓或泥泞,再加上坡度过陡,一不小心就要人仰马翻。

    每个人都走得小心翼翼,到达计划的宿营地,不幸发现,水源污染。领队当即立断:继续前进,天黑之前必须到达下一个宿营地。

    不敢再“小心翼翼”,脚下生风般,连滚带爬的继续穿行于这看不见路的原始森林,每个人的体能都已达到了极限,慢慢的,她落到了最后。太阳正在隐没它最后的光芒,这阴翳蔽日的森林里已经是黑乎乎一片,我看到她悄悄的擦去眼角一滴泪珠。

    我和向导最先到达了宿营地,这里水源很好。来不及扎帐,我回头想去接接她。随后而到的领队喊住我:“你干什么?”

    “我去接接芒果。”她的网名叫“芒果”。

    “回来!”领队冷冷的命令我。我诧异着退回去,扎营。

    印象里,领队从来都是乐于奉献关心大伙的,今天是怎么了?

    那天晚上,她最后一个到达宿营地。我去溪边洗碗时发现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把头埋在臂弯里,和着泉水的声音呜呜的哭着。

    “芒果?”我心疼的轻柔的叫她。

    “嗯?”她抬起头,满是泪痕的脸上笑容灿烂。我本来想安慰她几句,看到她挤出的笑脸,打消了念头,我想,她不希望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也就是那一刹间,我对这个小姑娘充满了好感和敬意。

    吃过晚饭,领队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临时小会。他说:“请大家记着,在这里,没有人能够帮助你,能帮助你的只能是自己。我们走好自己的路,就是对自己、对别人、也是对这个队伍最大的帮助。”

    他眼睛的余光扫了我一下,我心头一动。

    他接着说:“帮助别人是美德,但在关键的时候,它甚至会毁掉一个人!你帮了一个人,可能无形中会使他产生依赖的心理,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关键或危急时刻,一丝不良的心态都可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请大家记着,我们互相合作协助,心理上的、技术上的,但不互相帮助。每个人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大家、对这个团队的负责。”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一位母亲和九岁的儿子爬山,在一险要处,母亲冷静的看儿子独自艰难应对,没有伸手去拉他一把。她想让儿子明白有些处境是危险的,是需要你用沉着、冷静、勇气去面对的。如果母亲伸出手去拉儿子一把,也许他就失去了一次真实的体验,失去了获得经验的一次机会,这个经验,是爬山的,也是人生的。

    “连老母鸡都懂得爱孩子。”这是谁说的已经忘了,但真正的爱是什么呢?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是安排下一路坦途?我想这都不是,真正的爱,是让你自己走路,经历路上的艰险弯曲和叵测,让你在历经这些艰险的同时,成长、并成熟。

    我不由对领队深深敬服。

    1.请以文中小姑娘的口吻概述这篇文章的主要情节。

    2.结合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

    我看到她悄悄地擦去眼角一滴泪珠。

    3.请细读文中画线句,结合上下文谈谈“我”为什么对“小姑娘充满好感和敬意”。

    4.文中的领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评价性文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议论文文,完成后面小题

    单纯的境界

    ①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②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西汉董仲舒研究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的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④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⑤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欢荣耀繁华,不喜欢热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正是他们心境单纯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智慧过人之处。

    ⑥单纯是一种境界,心境单纯的人在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无声播种,默默耕耘,他们漠视名利,无心与他人计较、争夺,如寒冬里无意争春的红梅,独自开放,傲雪凌霜,把生命释放在强烈热爱、执着追求的事情当中,刚毅而令人敬佩。

    ⑦单纯的人不争名不求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但是在他们所致力的事情上,却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

    3.(1)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子,为本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语段分析其作用。

    4.议论文中常常使用设问句。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强调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也常常起到承接过渡,结构紧密的作用。

    请分析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设问句在文段中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③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④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⑤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⑥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⑦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这里指采摘。③刻露:清晰地显露。④幸:庆幸。⑤本:根据。⑥上:皇上。⑦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下面与“朝而往,暮而归”一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 大守归而宾客从也

    B. 涂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C.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解释下列加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

    (2)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5.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作文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位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评选委员一致认为:其获奖,实至名归。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诗,隔几年出一本集子。从195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至今,他总共发表了163首诗。他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终结的产品。”他的163首诗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爱好者捧读再三,奉为典范。

    托马斯除了写诗,还是一名翻译,涉猎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和钢琴。他1990年右身瘫痪,口齿不清,但用左手练琴仍是每天的必修课。

    读了以上材料,请自选角度,自行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书写整齐,不乱涂乱画,否则会酌情扣除卷面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