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9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先后印刷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

    B. 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C.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D. 国际格局的重大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9 题
  1. 下表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

    阶段

    时间

    人数

    第一阶段

    1950—1953年

    1708名

    第二阶段

    1954—1956年

    5853名

    第三阶段

    1957—1958年

    1654名

    第四阶段

    1959—1965年

    很少

    反映了

    A. 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

    B. 教育受制于两极格局

    C. 苏联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

    D. 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个集闭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马克思所说 “这次革命”是指(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法国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为北宋名臣事迹

    性格描述

    结果

    吕端

    老成持重,宽厚多恕,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对于各种争议和分歧,很少发表意见。

    被太宗称赞为“吕端大事不糊涂”,在宰相位置上退休。

    毕士安

    张洎、毕士安候选翰林学士,最后毕士安胜出,理由是“但(张)履行(资历)远在下尔”。

    官至宰相。病逝时宋真宗亲至其府邸哭吊,异常悲恸。

    寇准

    书生气浓,对社会现实很敏锐,有胆略,有锐气,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似嫌不足。

    三次为相,三度被贬,终雷州司户参军,病逝于雷州。

    材料表明

    A. 重文轻武,文官待遇较高

    B. 政治相对保守,老成持重者受重视

    C. 理学兴起,重视内心反省

    D. 科举考试完善,所选人才各有所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评价近代中国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都是破题儿第一遭,在我国近代军事史上,是第一次以现代武器、现代组织、现代法则,所打的大规模的现代战争。”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设立中书省以总理全国政务,后又相继分立行中书,总隶于中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中书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由此可知,元朝机构改革

    A. 奠定了全国各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属于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的产物

    D. 使地方最高官府居于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做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将军事阶层当做是社会的最高层。这反映了德国

    A. 民主政治的缺失

    B. 军事实力的强大

    C. 历史传统的延续

    D. 对外扩张的企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说道:“看过《七将攻忒拜》的人,个个都想当兵打仗。”“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公民通过观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

    B. 戏剧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

    C. 文学作品鼓励希腊公民踊跃参军

    D. 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

    A. 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 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 中央集权制度有了较大发展

    D. 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A. 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B. 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 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 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 1787年美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宪法

    D. 1871年德意志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B. 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

    C. 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D. 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 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 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 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 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以上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 国民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土地革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认为,“联邦宪法之所以优越,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们……敢于要求人们节制自由,因为他们真诚地不想使自由破灭。”这一立法思想主要体现于1787年美国宪法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民直接选出

    C.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制衡

    D. 建立联邦国家并保持各州的独立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粉碎“四人帮”时,胡耀邦提出了自己的治国建议:“我以为当前有三大事特别重要,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冤狱一理,人心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针对当时的国情,该主张主要侧重于

    A. 拥护邓小平的领导

    B. 拨乱反正,顺应民心

    C.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

    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 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相同

    D. 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吴晗在《历史的镜子》一文中指出:“过去的两千年的政体,以君主为领袖,用现代话说是君主政体,固然不错,说全是君主专制却不尽然。”下列说法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

    B. 汉代察举制度

    C. 唐门下省封驳制度

    D. 明代内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制史权力内容的嬗变过程,由此可知

    皇帝

    州刺史权力内容

    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不法行为”

    汉昭帝、宣帝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 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B.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 丞相权力受到极大削弱

    D. 刺史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皇权不断加强

    C. 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 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A. 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   B. 人人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C. 个人生活完全从属于城邦   D. 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面是近代部分上海和广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这反映出

    年份

    广州

    上海

    年份

    广州

    上海

    1844

    3,340

    480

    1851

    2,320

    1,600

    1845

    3,840

    1,110

    1852

    1,640

    1,600

    1846

    2,520

    1,020

    1853

    1,050

    1,720

    1847

    2,530

    1,100

    1854

    9,30

    1,280

    1848

    1,510

    750

    1855

    650

    2,330

    1849

    1,930

    1,090

    1856

    1,730

    3,190

    1850

    1,670

    1,190

    A. 近代中国农副产品出口贸易量剧增

    B. 鸦片战争使上海区位优势得到巩固

    C. 鸦片战争推动中国外贸格局的变化

    D. 近代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C.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 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C. 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 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合作自强取得重大进展,见下表。

    成立时间

    名称

    备注

    1975年

    西非经济共同体

    签署《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

    1975年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拉美23国政府代表签署《巴拿马协议》

    1980年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签署了有关建立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简称南共体)的条约、宣言和议定书

    1981年

    海湾合作委员会

    每年11月或12月轮流在六国首都召开首脑会议

    1985年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通过《南亚区域合作宣言》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

    从表中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可看出

    A.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B. 政治格局多极化力量在不断增强

    C. 更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利于发展中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己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己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英、美、日也在它们1902和1903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为此,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任主管,检查《大清律例》.1905年,如剐刑等酷刑被废除。杖刑等体罚由罚款代替,连坐和严刑拷问也被废除。1906年起,政府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编撰民法、商法和新的刑法;新刑法草稿在1908年完成。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进行了修改。

    ——摘编自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末和新中国两次修订法律的背景,及其修订过程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末相比,新中国70年代末以来在法制建设上有哪些新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