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成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

    A. 逃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

    B. 逃避保甲法的义务

    C. 逃避免役法的义务

    D. 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是

    A. 国家走向统一

    B. 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C. 权力趋向集中

    D.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B. 开辟了宗教改革的道路

    C. 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D. 使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表现为铁犁牛耕的使用,不过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此他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据此判断制约光绪不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因素是

    A. 宗法观念

    B. 君主制度

    C. 内忧外患

    D. 优柔寡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下列历史事件与此评价相契合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澶渊之盟

    D. 岳飞抗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暴雪、飓风、洪水、干旱、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频频上演,极端气候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若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先秦思想中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

    A.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B. 老子:清净无为,顺其自然

    C.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D.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西汉时期的大司农桑弘羊为盐铁官营辩护时说,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聚众或至千余人”,易“成奸伪之业”,给国家带来祸患。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大一统是盐铁官营的政治前提

    B. 增加收入是盐铁官营的重要目的

    C. 经济控制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

    D. 打击豪强是历代王朝的政治诉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春秋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到了战国时,修墓道不用天子批准了,不但中型墓出现墓道,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这种现象说明

    A. 诸侯已经取代周天子

    B. 血缘关系被打破

    C. 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

    D. 平民地位的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商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联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D.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分析材料,以“制度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看准了政治责任,非有学问及道德的人不能担当……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从事政治的基本学问,但他却无从政的机会。乃广收门人弟子,达三千人之众,教以六艺……志在造就士及君子。

    ——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一个人从政应该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格莱斯顿任首相之前,英国政府不创办学校,一切学校都是私立的,全国国民教育多半都掌握在贵族和教会手中,带有极其浓厚的宗教色彩。贫苦家庭出身的子女难以就学文盲非常多。1870年,在格莱斯顿努力下,改革了初等教育。在英国各地划分学校区。建立教育局。该局可以使用议会拔款建立公立学校。延聘教师,创办初等教育。并且还可以向当地人民征收教育税。教育局创办的学校虽然也设置宗教课程,但不分宗教派别,都可自由入学求父母将符合年龄段的孩子送去学校,穷苦家庭的子女,如无钱入学,可由该局资助学费。两种学校并存为青少年学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九十年代英国实行免费初等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71年,格莱斯顿内阁又使议会通过了改革大学教育制度的法案,法案规定天主教徒和不信仰国教者均可报考牛津和剑桥大学。

    ——摘编自王荣堂《格莱斯顿的社会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格莱斯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70年代格莱斯顿教育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