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7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见(现)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这说明盐铁官营

    A. 导致了手工业技术的落后   B. 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C. 破坏了商品经济竞争机制   D. 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裹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 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B. 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C. 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D. 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7 题
  1. 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 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 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

    C. 活字技术效率低下

    D. 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种政治现象应该是

    A. 秦代垂直管理的特征   B. 汉代内朝外朝的体制

    C. 唐代三省分工的具体化   D. 宋代机构臃肿的写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北宋程颐认为秦失政于暴,西汉“宽德崇经”,东汉尚名节却不知道表现“名节”的“礼”,魏晋“尚浮虚而亡礼法”,唐伦理不正,宋则“大纲甚正”。程颐意在

    A. 借古讽今   B. 取法汉唐   C. 重建纲常   D. 贬抑佛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法律也允许妇女改嫁、离婚,甚至丈夫外出三年不归,女方就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这说明宋代

    A. 妇女地位逐步提高

    B. 理学影响范围有限

    C. 三纲五常尚未出现

    D. 儒家伦理已法律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说:“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司马迁在此沿用了西周史官这一段纪年,并以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的开端。材料主要说明

    A. 司马迁所依据的是第一手史料

    B. 贵族共同协商执政以应对危局

    C. 周召共和开启了共和制的开端

    D. 贵族干预政治表明分封制崩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绳索长度计量土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说明西周初年统治者

    A. 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 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安抚政策

    C.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 森严等级制度特征

    C. 尚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大而无当的文官集团,下面是缺乏组织的农民。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A. 君主专制在特定背景下削弱

    B. 官僚体制失去对社会的控制

    C. 儒家伦理观念深入民间社会

    D. 社会各阶层间流通渠道畅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晁错意在

    A. 主张实现农工商的协调发展

    B. 指出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危害

    C.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政策调整

    D. 批评官员以及百姓的趋利心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局动荡货币不一

    B.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D. 政府控制金银流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 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 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题文)《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

    A. 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

    B. 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

    C. 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

    D. 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辟举制是汉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一种,即由皇帝或地方长官选拔人才。被辟举的人,总称之为举荐者的故吏(也称门下),故吏一经辟置即同家臣,称长官为府主、举主,为其效劳,甚至生死相依,同患共难。故吏与府主的出现

    A. 拓宽了人才选拔范围

    B. 发展了贵族宗法制度

    C. 稳固了封建人伦秩序

    D. 催生了魏晋门阀士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A. 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 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

    C. 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 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 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B. 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 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D. 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审查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为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 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 扩大了三省掌官的权力

    C. 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 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 儒法并用成为汉晋时期的主流观念

    B. 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 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 儒家经典保证了可法的公正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表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授田法,据表可知

    时期

    规定

    曹魏

    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6/10为地租。

    西晋

    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

    北魏

    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

    唐代

    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绢布麻。

    A. 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

    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

    C. 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D. 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论语·述而》曰:子钓而不纲(孔子主张捕鱼用钓竿而不用渔网)。下列言论所蕴含的思想与“钓而不纲”相符的是

    A.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C.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D. 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三种手工业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A.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示意图,该技术的使用

    A. 推动灌溉技术的发展

    B. 反映播种技术的进步

    C. 促成小农经济的形成

    D. 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初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唐高祖为百姓考虑而称臣突厥

    B. 唐高祖种经称臣于突厥

    C. 唐高祖倚仗突厥支持夺取政权

    D. 店高祖起事为后世垢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东京梦华录》载:“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卖铜铁器、衣箱、磁(瓷)器之类……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十字街南去,姜行……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徐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马行(街)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傅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材料主要体现了北宋

    A. 长途贩运繁荣

    B. 彩瓷交易频繁

    C. 商帮经营兴盛

    D. 市场分布类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A. 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 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D.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745年大臣杨锡绂说,他家乡的米价,在康熙时每石不过二三钱(银),雍正时涨到四五钱,现在每石要五六钱。清代米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 B. 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C. 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 D. 粮食大量出口到国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 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 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 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的思潮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 体现入世精神

    B. 主张中央集权

    C.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D. 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材料二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熹和李贽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观点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材料一,指出朱熹和黄宗羲在治国理念上的共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  东汉选官实行察举制,由朝廷重臣和地方州牧推举孝廉,但是对推举人和被举人双方都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东汉后期,各地贵族操控地方舆论,垄断选举之路。外戚和宦官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经常干涉选举结果。请托、贿赂之风盛行,高门子弟即使无才无德也能被推举,一般士人则入仕无门。汉顺帝年间,左雄担任尚书令,对察举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之后.被推举的孝廉还要在中央进行统一考试,其中儒生出身的考试儒家经义,小吏出身的考试写公文,考试合格才能被授予郎官。同时规定:四十岁以后才能被推举为孝廉;如果不足四十岁,就必须具备特别优秀的品德和高超的能力,并通严格的复试。

    广陵郡的孝康徐淑不足四十岁,质问他的时候,徐淑回答说:“诏书上说的“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所以我就被郡举为孝廉了。”左雄问他:颜回闻一知十,你能做到吗?”徐淑无法回答,被斥令回去。后来济阴太守等十几位官员,因选举人才不当而被免职;不合格的孝廉被斥退.只有真正的人才得到授官。从此官员们不敢随便推举孝廉。一时选举清正,录用了不少人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选官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东汉选官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层遭挫折,眼看就要到破产的境地了。后来朋友到海外经商时顺便邀请他同往,开船前他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橘子准备在路上享用。没料到了海外吉零国,这一篓橘子竟卖出了一千多两银子。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5万两银子买去。文若虚用赚来的钱在沿海地区购买田宅重置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

    ——摘编自明末小说《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应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