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北魏后期,许多北方的汉族士大夫认为南方已不是正统所在,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这种认识反映了

    A. 北方经济重心地位仍较稳固

    B. 儒家文化自南向北的传播趋势

    C.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 南方三教合一的趋势日益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欧洲宪法条约草案》第181条规定:“欧洲联盟促进在尊重各成员国民族多元性、地区多样性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他们的文化,并强调继承共同文化”其主导思想是

    A. 文化的多元性是欧盟存在的基础

    B. 欧洲联盟多元文化间应当相互融合

    C. 地域的多样性是欧盟成立的前提

    D. 建立基于多元文化之上的共同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

    C. 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 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 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 体现了公平原则

    C. 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 混淆了法律责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65年,天津海关税务司抱怨“外国商人和轮船主越来越变成中国贸易商人的代理人,变成他们的搬运工”;1875年,烟台海关税务司也谈到烟台“外国商人进口的棉布占八分之一当地中国商人从上海进口另外的八分之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列强为扩大侵略权益制造借口

    B. 传统商业体系仍具活力

    C.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有较大优势

    D. 新式交通运输迅捷便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代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这说明宋代理学

    A. 在内容和形式上发展了儒学

    B. 否定了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

    C. 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

    D. 完成了向近代学术体系转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见

    A. 周边列强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

    B. 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

    C. 德国力图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

    D. 只有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公开报道来看,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广泛使用中华民国国旗而很少使用中共党旗。但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中共党旗则经常使用于各种节庆活动中。这表明当时中共

    A. 尚未形成高度一致的革命文化

    B. 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

    C. 正在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

    D. 政治影响力存在着地区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英敛之在创立《大公报》时说:“不敢存自足之心,刚愎自用,亦不敢取流俗之悦,颠倒是非,总期有益国是民依,有裨于人心学术。……尤望海内有道,时加训诲,匡其不逮,以光我报章,……以化我陋俗而入文明。”这反映其办报宗旨是

    A. 文明开化

    B. 伸达民隐

    C. 抨击权贵

    D. 讥评时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松江一带“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太仓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嘉兴地区“物产直稻”却“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A. 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C. 农业经济的衰退

    D.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列宁在某次演讲中提到:“这次战争从俄国方面来说,即使在李沃夫之流新政府的条件下,无疑地仍然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这个过渡时期的特点是……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此次演讲的背景是

    A.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成功

    B.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执行

    D. 《四月提纲》的发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棉业的发展始自宋代,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18世纪初期起,伴随看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域影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的土布出口逐步下落。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并确立了它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领先地位。英国、美国、埃及、印度以及中国地区进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中来。美国内战时期,英国国内的原棉供应大量短缺,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由此形成了一幅由中心和外围、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和工业发展停滞地区组成的新的世界版图。

    ——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归纳18至19世纪初期中国棉纺织业对西方商业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控制全球棉花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简析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地位的变化及所带来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和平主义是与孤立主义同时存在的一种社会思潮。30年代初期,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发誓,不让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重演。1935年,国际形势更加紧张,罗斯福提出了和平时期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军费预算,遭到和平主义团体的批判。1937年2月的民意测验显示,95%的人不愿意卷入另一场欧洲战争。从1938年起,和平主义运动就走下坡路,一些和平主义者转变了态度,他们相信对付法西斯主义侵略者,只有以武力斗争的手段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呼吁和平遵守国际公认的交往准则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大战全面爆发后,一部分人士主张支持英法作战,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和平主义运动内部的争论戛然而止。

    ——摘编自熊伟民《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和平主义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平主义的内涵及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和平主义运动逐渐式微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邹容是我国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宣传家。他于1903年刚满18岁时,出版了被誉为中国“人权宣言”的《革命军》一书,这部书全面表达了邹容的革命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扫除数千年种种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摘编自《革命军》

    材料二  邹容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奴隶史,认为奴性之源在于专制政体,“偃息于专制政体之下者,无往而非奴隶”…他认为卢梭等人的微言大义是使中国获得独立解放的法宝,是中国“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魂还魄之宝方”。他说革命的任务就是要“推翻满洲人所成立之野蛮政府”,埋葬专制制度,按照美国的宪法,建立独立民主之中华共和国。

    ——摘编自张星久《中国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邹容的主要政治主张。

    (2)分析邹容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代表作品文献

    主要观点

    706年

    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禀朔”。

    南宋

    朱熹《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1929年

    振之《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l974年

    梁效《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

    她在思想政治路线上一生坚持贬低、打击儒家。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以武则天为首的法家革新派战胜士族地主守旧派。

    1993年

    杨剑虹《武则天新传》

    她操纵全局,多谋善断,巩固了唐朝的封建统治;她慧眼识英雄,能用人之所长;她重视生产发展,使生产力水平有提高。但是,她也实行酷吏政治,血腥镇压皇位的竞争者;她也穷奢极欲,一掷千金,从而又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据王双怀《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等

    表为不同时期对武则天的评价表。任选表中两个时段,指出对武则天评价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