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6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6 题
  1.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    )

    A. 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   B. 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

    C. 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D. 唐代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

    A. 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B. 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 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

    D. 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认为,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制”,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表明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核准权。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 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

    D. 分权制衡体制已经显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朝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表明

    A. 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B. 明朝政治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 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D. 官僚政治制度是明朝混乱根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查士丁尼法典》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B. 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C. 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D. 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希腊雕塑家所有的雕塑作品都是在公共场所摆放,不用于装饰私人房屋。与雕塑作品一样,古希腊所有的建筑杰作也都是公共性的,希腊人的私人居所却简陋而朴素。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

    A. 公民以城邦的公共生活为中心

    B. 城邦艺术作品主要服务于贵族

    C. 人文主义精神尚处于萌芽时期

    D. 民主政治限制了公民个体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欧洲历史学家指出:“古代雅典与当代欧洲的民主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民主并没有在它的诞生地盛行起来。在一千多年中它几乎被遗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雅典民主制度

    A. 只是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观念上的影响

    B. 与近代民主政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C. 是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的先决条件

    D. 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在实践层面的再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

    A. 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 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C. 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 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土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B.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C. 科举制进一步推行

    D. 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D.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B.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C.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D.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称:“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教训相符合

    B. 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应适度分权

    C. 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 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题文)西汉初,刘邦把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取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等九个诸侯王国。刘邦此举意在

    A. 推动经济恢复

    B. 延续传统制度

    C. 吸取秦亡教训

    D. 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 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 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 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材料表明

    A. 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B.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 雅典城邦具有开放和排外的双重性质

    D. 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魏书》

    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后汉书·汉献帝本纪》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部。时操军兼有饥疫,死者大半。……引军北还。

    《资治通鉴·汉纪》

    A. 吴蜀与曹军大战于赤壁

    B. 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

    C. 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

    D. 曹军因饥饿瘟疫而失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在镇压了同盟城邦米提林暴动后,在愤怒驱使下,雅典人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年男子处以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后冷静下来,对这个决定感到震惊,才决定重新召开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办法。这表明雅典

    A. 理性主义深入人心

    B. 民主决策带有感情色彩

    C. 城邦利益居于首位

    D. 公民人身自由遭到侵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古罗马的某些法学家被授予“公开解答权”,这使他们的解答对各个具体案件产生拘束力,有“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享有崇高的权威,受到无与伦比的推崇。“公开解答权”的出现

    A. 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

    B. 动摇了罗马法公正理念

    C. 束缚了法官依法断案

    D. 维护了罗马贵族的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唐宋以后,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时,举办“干叟宴”,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这种现象

    A.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 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需要

    C. 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 是宗法观念在生活方面的体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 宗法分封制形成中

    B. 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C. 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 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所能动员的军队,只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灭纣后,周王的常备军也只有拱卫宗周的“西六师”和驻屯成周的“成周八师”,共约十四万人。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西周

    A. 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

    B. 军队战斗力低下

    C. 并未确立其统治地位

    D. 军事体系较完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积极向外扩张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罗马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一时期的罗马

    A. 公民法占据着统治地位

    B. 习惯法的痕迹已经清除

    C. 普通民众均受法律保护

    D. 以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曾三次修订。初修始于建文元年,靖难之役后,于永乐初重修,此为二修;但由于“成于急促,未及精详”,永乐九年第三次修纂。这说明

    A. 重修实录有利于记载的准确

    B. 历史编修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C. 古代官修史书力求精益求精

    D. 实录修订随时代发展而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租的申请,皇帝的批复如下: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遭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材料反映了

    A. 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

    B. 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 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

    D. 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理性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向东汉顺帝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帝从之,于是班下郡国。”材料表明

    A. 儒学开始成为人才选拔的依据

    B. 察举制走向历史终点

    C. 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有所完善

    D. 科举考试制度已发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材料题:

    今民主与法制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据记载,公园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8表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9表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哪些限制贵族特权或保护平民利益的重要信息?《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指雅典)和古罗马辉煌成就“产生差别”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

    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秦朝与唐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