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3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1 题
  1.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 实行三民主义

    B. 实行对君主立宪

    C. 推动民主进程

    D. 建立共和政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近代有人士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可知这位人士的政治倾向是

    A. 维护君主专制

    B. 废除封建制度

    C. 主张君主立宪

    D. 倡导民主共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戒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A. 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B. 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

    C. 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

    D. 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

    A. 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

    B. 反对雅典的直按民主

    C. 提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D. 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闸述了基督教徙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大凡受过教育”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也位

    D.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才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B. 电影的发展历程

    C.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D. 电视的发展历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体西用”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企图化解中西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此“模式”

    A. 宣传了西万先进科学技术   B. 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C. 动摇了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D. 意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的《中国积弱溯源论》中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源是国人“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梁启超分析中国积弱的根源,其目的在于

    A. 唤起国人现代国家意识

    B. 表达实业教国的紧迫性

    C. 动员国民参加民主革命

    D. 为推翻满清作思想准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体现了我国

    A. 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B. 古代科学的实用性特点

    C.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 古代宗教迷信色彩浓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 因地制宜

    B. 多种经营

    C. 商品生产

    D. 重农抑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亦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是

    A. 刚健豪放

    B. 清新婉约

    C. 通俗易懂

    D. 沉郁悲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与此改变有关的事件是

    A. 国民大革命

    B. 中共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曾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20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的贡献是

    A. 经典力学体系,描述了宇宙运行的法则

    B. 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角度

    C. 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有革命性进步

    D. 以太说,否定了传统以来光的传播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 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 美苏等国家对原于弹的垄断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这样评价儒家:“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以下能反映这一观点的主张是: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B.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 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   D. 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董仲舒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

    该主张客观上的积极作用在于:

    A. 防止君主权力的滥用   B. 为君主专制找到合法依据

    C. 促使君主“无为而治”   D.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A. 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 “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 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生活目标。由此可知王阳明:

    A. 以致良知为思想核心   B. 提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

    C. 具有强烈的功利思想   D. 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28年,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表明当时共产党人致力于

    A. 将革命重心放在国民党统治区

    B.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 保卫和巩固红色的苏维埃政权

    D. 改变国共两党力量悬殊的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从1903年开始,一股“黄帝热”在中国蔓延:越来越多的刊物采用黄帝纪年、不同版本黄帝肖像画的出现及流传、不断增多的有关黄帝事迹论说的出版等。其反映出的社会思潮是(  )

    A. 物竞天择   B. 驱除鞑虏   C. 民主共和   D. 君主立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人也。”其中“败坏”的主要含义是指

    A. ‘学术研究脱离实际

    B. 人们思想受到严格限制和禁锢

    C. 涉猎范围空前狭小

    D. 读书人的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 格物致知

    B. 心即理也

    C. 发明本心

    D. 致良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 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 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 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 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深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中西文化的交融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换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印象派

    D. 现代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恩格所说:“和启蒙学者的相关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A. 古典主义文学

    B. 启蒙运动文学

    C. 浪漫主义文学

    D. 现实主义文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5世纪欢洲学者曼内带认为:“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的一切,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句话集中包含的思想是

    A. 民主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理性主义

    D. 人文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逐渐走向繁复化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实用性不断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A.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

    B. 科教兴国的战略

    C. 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阐述

    D. 经济特区的构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 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

    B. 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C. 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

    D. 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A. 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B. 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 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 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心中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石孟德斯鸿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家陈旭麓指出:“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请结合中国近代前半期(1840-1919)思想发展的历程,论证上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科学草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融: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草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村精打下了整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蟓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特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擬高了エ业劳动生产车,战后1946年至1970年,資本主义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絡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現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己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料技革命成的新的技米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単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刺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技草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