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3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王阳明《传习录》中载:“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这一主张表明王阳明

    A. 不再认同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

    B. 强调以实践去促进良知的发展

    C. 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的开展

    D. 强调实践是实现良知的唯一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萌芽

    ②印刷术为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3 题
  1.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A. 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   B. 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

    C. 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   D.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位思想家说:“启蒙是人们摆脱自我受制状态的出发点。自我受制是一种不受他人指点就无法进行理智思考的无能状态。……请鼓起勇气来!去利用自己的理智!”该思想家是

    A. 苏格拉底

    B. 彼特拉克

    C. 马丁·路德

    D. 康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马丁·路德说:“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材料表明他

    A. 宣扬了上帝的万能

    B. 肯定了世俗的王权

    C. 打破了宗教的束缚

    D. 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 朱熹

    B. 程颐

    C. 王阳明

    D. 黄宗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 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 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 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学派,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的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反映了

    A. 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统治者转向“以法治国”

    D. 统治者转向“无为而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曾长期居于正统地位。这一地位确立于

    A. 春秋

    B. 战国

    C. 汉朝

    D. 宋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

    A. 孟子   B. 朱熹   C. 董仲舒   D. 荀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哲学家提出“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并强调“知行合一”。这位哲学家是

    A. 程颐

    B. 朱熹

    C. 王守仁

    D. 王夫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A. 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

    B. 中世纪的神学思想

    C.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

    D.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世纪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神学观,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中解放出来。该理论的创立者是

    A. 哥白尼

    B. 伽利略

    C. 牛顿

    D. 达尔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布罗代尔曾说,18世纪之前的文明是木材和木炭的文明,19世纪的文明是煤的文明。据此可知19世纪的文明进步的关键是

    A. 蒸汽机的改良

    B. 采矿业的发展

    C. 珍妮纺纱机出现

    D. 电力的广泛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的学者将战国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 儒、道、墨、法

    B. 道、法、儒、墨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中学针对学校的“激情跑操”进行一次大讨论,各班学生各抒已见。现运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进行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儒家认为:激情跑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顺其自然

    B. 道家认为:激情跑操是一件陶冶情操和锤炼人格品质的事情,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参加

    C. 法家认为:激情跑操是学校一件重大改革措施,无论愿意与否,必须强制执行

    D. 墨家认为:激情跑操是学校一件重大改革措施,应该根据特殊情况做出特殊处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要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将各种文字统一成标准文字,这一种标准文字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表中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论点

    论据

    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

    智者学派认为: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两者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A. 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 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C. 甲的论点错误、论据正确

    D. 乙的论点错误、论据正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26年胡适在英国作巡回演讲时,以“中国文艺复兴”为题宣讲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是

    A. 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

    B. 提倡禁欲主义

    C. 带有半殖民的色彩

    D. 反对宗教神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

    A. 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 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 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 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宣扬“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人类不平的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这位思想家是

    A. 洛克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A. 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

    B. 组织编译《各国律例》为抗英斗争服务

    C. 编译的《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

    D. 领导虎门销烟,打击英国侵略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言论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里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材料二  阿尔伯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的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但丁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彼特拉克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头上。”

    材料三  “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惩罚。”

    ——《九十五条论纲》

    (1)根据材料一对比分析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

    (2)村料二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村料三是谁提出来的?他对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贡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861年,经恭亲王提议,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

    1862年,经恭亲王提议,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外语学堂(广方言馆)

    1864年,李鸿章在苏州开设一个小型洋炮局;广州开办一所外语学堂(同文馆)

    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开设江南制造局,附设一个翻译馆

    1866年,左宗棠开设福州船政局。附设一船政学堂

    1867年,李鸿章开设金陵机器制造局崇厚开设天津机器局

    1868年,遣使团往聘列国,以蒲安臣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1870年,李鸿章将天津机器局扩充为四个厂

    1871年,筹划在大沽修筑一西式炮台

    1872年,经曾国藩和李鸿章提议,派遣30名少年学童赴美国留学。10年间,共有120名学童分四批被遣留洋

    1872年,李鸿章支持下开设官督商办轮船招商局

    1876年,李鸿章派遣7名官佐赴德国福州船政局选送30名学生和艺徒赴英法

    1877年,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开平矿务局

    1878年,左宗棠在甘肃创办一个织呢局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79年,大沽与天津间开设电报线路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开办一所水师学堂;李鸿章奏请批准铺设铁路

    1881年,开设电报总局;上海至天津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在天津北铺修20里长的一段铁路;遣10名水师学生出洋留学

    1882年,李鸿章在旅顺开筑一座军港和一所船坞

    1883年,李鸿章派遣13名水师学生、4名艺徒赴英法德研习造船,13名学生赴英学航海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洋务运动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局限性。

    (3)陈旭麓先生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选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汉人胡食图

    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依据材料四,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