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1991年外国与中国建交的数量仅有4个,1992年与中国建交的数量猛增至15个,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

    A. 中共“十四大”作出的重大决策

    B. 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C. 中国奉行了不结盟的外交理念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与材料所述相一致的政治变革是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宗教改革运动

    C. 启蒙运动

    D.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A. 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

    B. 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C. 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

    D. 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策略和方针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

    ①暂停播摩擦消息、力争和平

    ②揭蒋阴谋、丢掉幻想,树立必胜信心

    ③打蒋到底,夺取胜利。对这一系列调整解释正确的是

    A. ①使中共获得了舆论上的优势

    B. ②始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③始于渡江战役

    D. 共产党宣传策略和方针的调整决定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雇主普遍宁愿增加雇佣人数,也不愿致力于技术革新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现象从侧面表明该地区

    A. 人口增长降低了劳动力价值

    B. 抑商政策阻碍生产技术革新

    C. 专制统治制约商品经济发展

    D. 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

    A. 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

    B. 是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而导致的特殊现象

    C. 保护了手工业工艺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D. 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而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 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B. 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 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 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厘金制度是19世纪中叶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饷而设的一种额外征收的税收制度,对象为华商,最初试行于扬州,后推行全国。厘金的推行

    A. 增强了土货的竞争力

    B. 便利了洋货的倾销

    C. 收回了关税的自主权

    D. 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B.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C. 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D.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午一役,昔日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竟然大败于弹丸之地的“蕞尔岛国”,这给当时中国人精神上一记强击,从而引发了“近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

    A. 是西方列强联合侵华的开端

    B. 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C.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启蒙作用

    D. 民主共和意识成为思想主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A.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B.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

    A. 清朝统治陷入危机

    B. 君主立宪制已确立

    C. 专制色彩依然浓厚

    D. 民主政治取得突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党目前总的政治路线是“变军阀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战争,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以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心策略”是“集中力量积极进攻,确定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暴动,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由此可见,本通告提出的路线和策略

    A. 进一步巩固了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果

    B. 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估计偏离实际

    C. 直接促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D. 预示着当时国内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 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D.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鸦片战争后,以龚自珍等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由“纯学术”走向“致用之学”的道路,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

    A. “夷狄观念”改变

    B. 开始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 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危害严重

    D. 教育观念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1953~1985年期间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A. 国民经济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对外开放

    D. 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 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

    B. 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

    C. 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

    D. 奉行司法公正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罗马法的发展受过希腊哲学的影响,但问题在于,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舍弃纯理论的要求而致力于满足实际的需要。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在确定人的行为能力是以划一的年龄还是根据具体人的智力发育程度作标准,是否要建立时效制度修正“权利胜于事实”的一般原则等问题上,罗马法都是采取从实际出发的态度。这表明罗马法

    A. 重理论轻实际

    B. 重实际轻理论

    C. 裁判案例不注重程序

    D. 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是由三个宪法性法律文件构成的,“它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见该宪法

    A. 并未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

    B. 是君主派的胜利

    C. 具有不完整性和妥协性

    D. 强调分权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1400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1700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D. 文艺复兴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工业革命

    C. 西方的殖民扩张

    D. 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89年7月,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唐纳后来在与莫斯科讨论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时得出结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这表明

    A.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误会产生的偶然事件

    B. 古巴导弹危机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

    C. 美国寻求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美苏关系僵局

    D. 美苏就古巴危机事件中的错误行为已经达成谅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 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C.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79年,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她信奉自由企业理论,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措施,为英国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

    A. 凯恩斯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经济理论

    B. 发展经济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适时调整政策

    C. 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D. 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到了超越国家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仁宇尤其强调“1689年”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曾经对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古代有法制,缺少法治。君主把法制作为治民治吏的一种手段,自己则凌驾于法制之上。正因为如此,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人治的弊端。

    ——摘编自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围绕“体制与社会发展”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贸易保护的形式多样,除关税保护外,还有外汇管制、卫生检疫、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等。184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发展民族工业的必要性。从19世纪中后期起,美国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和党人入主白宫,他们是工商业的政治代言人求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进入美国,降低竞争,保障美国工人的就业率和高工资,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此时,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纷纷颁布关税保护法。1821—1897年美国关税平均税率是:1821—1824年为44.62%,1825—1832年为50.92%,1833—1857年为35.1%,1864—1866年为48.3%,1897年为57.00%。

    ——摘编自褚浩《19世纪后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材料二  关税自主成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关键。近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遭受损失,入超现象相当严重。民国时期的工商界人士十分重视关税对贸易的保护作用,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成为当时中国人的梦想。1917年北洋政府国定进口税则、还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关税特别会议等与列强力争关税自主。南京政府通过多次修约,与列强艰难周旋,最终在形式上和法律上确立了关税自主的地位。

    ——摘编自罗希红《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特殊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贸易保护与19世纪美国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