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0 题
  1. 李秀成在1862年1月发出通告说:“在上海贸易之洋商,各宜自爱,两不相扰。自谕之后,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该通告表明当时

    A.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中国社会矛盾

    B. 外国侵略者已撕下中立的伪装

    C. 太平天国反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 清政府借师助剿引起人民不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的进步意义在于

    A.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C.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D. 一定程度上限制总统专制独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赫德说:“义和团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 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

    B.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 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 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6月3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是革命知识分子,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跃进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可见,五四运动(   )

    A. 是北伐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B. 打击了封建军阀腐朽统治

    C. 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 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 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太平天国运动中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 拒绝英国列强的要求

    B. 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

    C. 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

    D. 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24年6月,邓泽如、张继等人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了《弹劾共产党案》,声称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确于本党之生存发展有重大妨害”,“不宜党中有党”。8月,张继等又抛出《护党宣言》,公开反对“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纲领。这表明

    A. 国民党右派排挤和攻击共产党的倾向渐露端倪

    B. 北伐战争受挫导致国共两党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C. 争夺国民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导致国共关系破裂

    D. 奋斗目标本质不同使国共缺乏合作的政治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其认识应该主要源于

    ①协定关税

    ②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开放广州等五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13: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1921-1935年应该是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二月革命是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短短的8天之内瓦解了统治俄国几个世纪的沙皇政权。促成这一“奇迹”的因素主要是

    A. 列宁的英明领导

    B. “一战”激化了各类矛盾

    C. 四月提纲的提出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A. 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 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C. 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D. 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题文)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C.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D.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40年,日本最高档的餐厅也只能供应进口的廉价大米,这种大米太难吃以至于被人们讥笑为老鼠屎。到1941年,即使在东京都需要用配给券才能得到这种大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二战导致世界经济衰退

    B.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 日本深陷对华侵略泥潭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打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14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公告了卢沟桥事变以来事变推演的经过,声明“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该《声明书》的发表,标志中国政府正式进入抗战,实现全国抗战。促成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声明书的最直接因素是

    A. 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东北

    B. 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

    C. 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

    D. 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史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大变局”的高潮一节,正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这一时期也正是革故鼎新之际,宪法、国会出现,现代警察制度建立,新闻舆论形成等。这一时期是指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新政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位同学在研究抗日战争史时,看到这样一段史料:“有些官兵愤怒而沉痛地说:‘东北军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史料中的“白山黑水之间”和“周秦汉唐的故地”分别是指

    A. 东北地区中原地区

    B. 华南地区陕西

    C. 东北地区陕西

    D. 华北地区中原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谐剧是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下述谐剧片段讽刺的是

    A. 晚清时期的君主专制

    B. 民国初年的封建残余现象

    C. 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D. 国民政府的内战独裁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政府认为深入中国本土风险过多,“暂取沿海各海岛之事”较为可行。外交大臣巴麦尊向义律指示战争部署的信件称:“立刻封锁广州与白河或北京诸河,占领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或厦门镇,陛下政府还打算立刻开始捕捉,并扣押海军所能够弄到手的一切中国船只。”战争期间,英军“所至六七省,攻陷城池,如入无人之境,且其所陷之地,旋据旋弃,不敢远离船舰,深入腹裹”。这种与古代中国历代国内战争迥异的战略战术使英军虽远离本土、兵力有限,仍能反客为主,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摘编自林庆元《论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材料二  下表为清末与民国初年历史教科书有关鸦片战争内容的记录:

    ——整理自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与清末教科书关于鸦片战争叙述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欧洲国家自顾不暇,不能向中国提供武器和技术援助,中国政府遂向美国寻求帮助。美国虽同情中国,但出于对当时美日关系的考虑,在对华援助上相当谨慎。美国向中国提供了两笔共计4500万美元的贷款,但规定“其用途仅限于购买民用物资”。1940年秋,日本侵占印度支那北部,随后,日、德、意三国轴心成立。美国遂向中国提供了第三笔2500万美元的贷款,但仍规定这笔贷款不能用于购买武器。1940年12月1日,美国同意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其中2500万美元可以购买武器,这是美国第一次向中国提供军援。1941年下半年,鉴于日军已占领中国海南和印度支那,美国增加了对华援助。罗斯福批准提供269架战斗机和66架轰炸机用于中国及邻国抵抗日军的活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同时欧洲的局势也在恶化。为了确保中国作为早期对日作战行动的基地,并确保中国不要退出战争,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提出建立由蒋介石任最高指挥的中国战区。

    ——据《美国陆军军史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迪威出使中国》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及二战进程产生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