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材料分析题 4 题,单选题 1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甄(1630-1704年)号圆亭,清达州人。顺治十四年举人,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不久坐事革职,寄居吴下,潜心着述,家徒四壁,父母、兄死不能葬,仍振笔着书不缀,乐在其中。谓君子当厄,正为学用力之时。自负甚高,交往甚少。已之书稿,爱之如宝。批判君权神授,认为君主只不过是匹夫、独夫而已。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认为杀人之事,帝王居其半。官吏杀人,皆非彼之所杀,天子实杀之。其将官吏之贪视为天下最大的虐政之一。认为多官害民,天下难治,非民而官。认为人相处应如兄弟,同处天地之间犹同处一帐之内,并认为此天地生人之道。主张允许士议于学、庶人谤于道,让庶民干政。呼吁治不平必须富民,提出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户空虚,虽府库积财如山,实为贫国。著有《衡书》,含有权衡天下之意,后改名为《潜书》,另有《潜文》、《潜诗》等。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词条资料》

    (1)根据材料,概述唐甄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甄的思想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初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卫、所。……明朝前期,以哈密为经营西域的主要据点,封当地蒙古贵族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又派汉人充任忠顺王府长史、纪善等官,协同理事。……永乐、宣德时期,哈密及其以西地区与明朝建立比较固定的朝贡贸易联系。

    西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初,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明成祖即位后,相继派宦官显侯等多人持节入藏,与各地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泛接触,封授了一批首领,最高者为王和法王。……明朝还与以藏族为主体的“西番”诸部建立起茶马贸易关系,设立茶马司进行管理。永乐时,开通了自雅州(今雅安)至乌斯藏的驿路,更为汉藏的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耶稣会士为在中日两国打开传教局面,遂以西医为百姓疗疾来赢得人心。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向中国译刊一大批西医著作,向国人初步介绍了西医解剖学、药物学等知识。此后,西医在中国渐趋实用。康熙帝任用传教士为其治疗心悸症和上唇生瘤,获得奇效。在民间,一些传教士也为老百姓治病。但总体上西医在中国影响不大。西医最初在日本传播时,传教士深入民间行医舍药,颇得民心,很多倾慕西医者受洗入教。此后,以兰学(指经荷兰传入日本的西洋学术)为代表的西医著作大量传入日本,从理论上丰富了日本人对西医的认识。

    ——摘编自田毅鹏《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近年来在英美等国掀起“中医热”,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在2019年把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请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国家按照荷兰掼例(即荷兰依据自己海军舰炮的射程,确定从陆地起算3海里之外算是“公海”)等做法将领海范囷限制在3海里或12海里以内,但这并未为许多沿海国家所接受。20世纪四五十年代,智利等拉美国家提出200海里领海权主张,1970年智利等8个拉美国家通过《蒙得雄的亚海洋法宣言》,随后21个拉美阒家通过《拉丁美洲国家关于海洋法宣言》,宣布签字国在200海里海域内享有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1971年举行利马会议,9个拉美国家表明其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的立场和主张。在拉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努力下,1982年,联合国制定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除美、英、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没有签字外,159个国家与组织在公约上签字。该公约确认国际海底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宽度,沿海国家有权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依据材料,概括分析近代以来海洋法演变的原因及其特点。

    (2)依据材料,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一位明末清初的浙江大儒说:“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这一观点

    A. 是对西方法学理论冲击的反应

    B. 实质是儒学法律思想的返本和再造

    C. 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时代特点

    D. 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太宗贞观三年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据载在武后、中宗之前,史馆“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然今馆中作者,多士如林,皆愿长喙”,导致“傥(同‘倘’)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由此可知,当时

    A. 史官个人才能得到发挥

    B. 史书修撰管理严格

    C. 史官与大臣间矛盾尖锐

    D. 修史制度需要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启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

    A. 对皇权具有依附性

    B. 辅佐功能无法发挥

    C. 权力大小极不稳定

    D. 较少参与政治决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选自某历史著作归纳的历史史实,这些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90年代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50年代和60年代大公司重新掌握日本经济

    90年代后期印度和巴西的经济高速增长

    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问世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1980-1987年大多数拉美国家收入下降

    200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3000万人

    1982年墨西哥拖欠国家债务

    2001年恐怖分子袭击组约世界贸易中心

    A. 美苏“冷战”

    B. 世界政治多板化

    C. 区域经济一体化

    D. 经济全球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 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 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 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 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了

    时间

    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

    1949年

    12个国家

    ……

    ……

    1999年

    波兰、匈牙利、捷克正式加入

    2004年

    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

    A. 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渗透

    B. 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C. 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D. 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英国君主制是目前西欧各国中最古老的君主制,尽管其已失去过去的政治辉煌,但至今仍是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君主制的保留是英国巧妙地维护国家传统的一种表现。英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体现了

    A. 对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

    B. 国王不可动摇的统治权

    C. 君主制推动着社会进步

    D. 对传统制度的根本维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534年欧洲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组织,该会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维护教皇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权威,却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特别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 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B. 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

    C. 为了应对新教的挑战

    D.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44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各中央局、中央分局,要求各部队“对于国民党军队,我军谨守防地,不得发生由我启衅之任何事件。仅在彼方进攻时,我应执行自卫原则。”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有助于“双十协定”的实施

    B.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C. 符合民族战争的需要

    D. 阻止了内战的爆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 宋朝的城市管理水平落后于唐朝

    B. 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

    C. 商业发展必然严重影响城市交通

    D. 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这一标准

    年份

    非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

    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有同类产品)

    总税则

    必需品

    合计

    无出口

    有出口

    合计

    1928年

    5.1

    5.1

    8.1

    6.7

    4.1

    4.3

    1929年

    22.2

    17.2

    18.3

    13.8

    9.0

    10.3

    1930年

    23.6

    17.7

    25.1

    13.2

    10.2

    12.0

    A. 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

    B. 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C. 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

    D. 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1957年

    23771

    81.23%

    9.01%

    1958年

    26660

    58.23%

    26.60%

    1959年

    26173

    62.17%

    20.64%

    1960年

    25880

    65.75%

    15.89%

    1961年

    25590

    77.17%

    11.16%

    A. 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B. 中国人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 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下降

    D. 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时间大挪移”的概况。

    公元前202—220年

    中国西安、洛阳

    罗马

    6世纪以后

    中国

    13世纪以后

    逐渐向西方转移

    18世纪

    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阐述“世界时间大挪移”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