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咎矣。”严复评价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A.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 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 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 维新派缺乏经验

    D. 顽固派反对变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究或争执”。下列事件通过 “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反响巨大,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和建设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不忘的“初心”是(   )

    ①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②追求“三民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目标 

    ③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赤胆忠心 

    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⑤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梦想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王尽美在《肇在造化——赠友人》的诗中写道:“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他寻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是()

    A.人文主义

    B.进化论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认为“针对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虽然英国驻华商务总督义律曾不停地向英国政府呼吁对华战争,但英国政府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直到知悉道光帝下令断绝一切中英贸易后,英国议会才通过了对华战争案。”材料说明了

    A.广州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无关

    B.林则徐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C.断绝中英贸易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D.鸦片战争是一场纯粹的商业贸易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新思想的萌发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此举体现了

    A.近代工业化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B.传统体制制约了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C.民族工业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制

    D.清政府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A.清政府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 B.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

    相关史实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B.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

    C.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咸丰帝出逃

    D.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在《民国前十年》中说:“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  )

    A. 众叛亲离陷于孤立 B. 遭到帝国主义强烈反对

    C. 被迫向革命党屈服 D. 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 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D.完全否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文学作品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下诗句中反映中共一大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24~1927年间,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A.参加五四运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在报纸上看到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新闻,了解国共开始合作

    C.从新闻媒体得知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D.从东北来的客人带来消息:沈阳的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该战争发生在民国十五年至十七年,战争结果使得中国大陆名义上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之下。该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首先付诸实践的是

    A.召开中共“一大”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作者指的“分水岭”事件是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许多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真正开始,抗日战争则是中华民族作为整体性民族观念深人人心的真正起点。该观点

    A.美化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B.比较客观地体现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C.有助于缓解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

    D.表明中华民族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表统计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战果。此战役

    大小战斗

    1824次

    攻夺据点

    293座

    毙伤日军

    12645人

    毙伤伪军

    5135人

    俘虏日军

    281人

    俘虏伪军

    1407人

    伪军反正

    1845人

    日军投诚

    7人

    破袭交通

    铁路948里,公路3044里

    缴获

    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机关枪179挺,重机关枪45挺,山炮16门,重炮3门

    A.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C.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

    D.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41年初,罗斯福认为对日本最有效的牵制是继续援助中国,因此派遣高级顾问来华,帮助国民政府解决经济困难;8月,美国派出军事代表团来主管援华租借物资事宜,并承担沟通双方高层军事的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B.这些做法有助于增强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念

    C.美国以此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了美国对华的援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学习历史地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时空意识,下图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是(  )

    A.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B. 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C.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D. 渡江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土地革命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在解放区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这两次土地改革

    A.为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B.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D.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各项,历史人物与其历史贡献对应错误的是

    A.齐白石——擅长工笔和写意,擅绘花鸟草虫

    B.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

    C.徐悲鸿——代表作品有国画《愚公移山》和油画《田横五百士》

    D.田汉——为抗日歌曲《黄河大合唱》作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百年匆匆过,天地又戊戌,让我们一起回顾120多年前的那场戊戌变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问题一:材料一中“割台湾”的是什么条约?该条约签订于何时?通过洋务运动建立了军事工业和军事力量的清朝为什么战败?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变法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愿望与要求?这些内容中最能体现该阶级经济利益的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问题三:综合上述材料,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长白学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材料二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主张改弦更张,学习西方长技。自19世纪60年代始,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舰、枪械、弹药。这一时期洋务派还委派商人招揽民间资金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还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

    ——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洋务运动的特点及积极影响。

    材料三  从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第一批现代企业起,到1927年国民党的统治开始以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人先后设立了三千多个工矿、交通和现代金融企业。其间在本世纪(20世纪)初收回利权的运动中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还形成了两个小小的高潮。但是在中国资本主义的风雨经历中,又有备受压抑不能发展的一面。而且在发展与不发展的交织中,不发展的一面处于全过程的主导地位。

    ——汪敬虞《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形成了两个小小的高潮”的有利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