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null 1 题,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null 共 1 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的主要教育措施不包括

    A. 接管各级各类学校

    B. 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

    C. 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

    D. 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4 题
  1. 《十日谈》被称为“人曲”的理由是

    A. 抨击教会的贪婪与堕落

    B. 歌颂人性,提倡自由

    C. 反对教会封建专制统治

    D. 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书记载,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西时,发明了被誉为定时炸弹雏形的慢炮.清初军械制造家戴梓发明了连株炮,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 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 军事将领是火药武器的主要发明者

    C. 火药武器能影响战场局势

    D. 古代中国火药武器一直领先于世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向中国人普及欧洲的科学理念、科学文化。晚明时期的“西学东渐”

    A. 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

    B. 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C. 利于中国科学文化与世界接轨

    D. 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 三权分立思想

    B. 人民主权思想

    C. 天赋人权思想

    D.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而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以某种相聚方式达成的集合,而是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与之相符的论断是

    A. 主权在民,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B. 召开公民大会,保障所有人的权益

    C. 制定法律,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D.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元首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纪纲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岂竟毫无可贵,何必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十年所遵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嗫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这种观点

    A. 体现了狭隘的民族情绪

    B. 充分肯定了新文化运动

    C.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道:“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黄宗羲所设想的未来学校具有的功能是

    A. 教化功能

    B. 监察功能

    C. 决策功能

    D. 统治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洪骍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

    A. “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B. 《天演论》产生巨大影响

    C. 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

    D. 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程颐尝瞑目静坐,游、杨二生立侍不敢去,久之,程颐乃顾曰:日暮也,姑就舍。二人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上述情境能够说明

    ①程门子弟对老师的尊敬

    ②程氏修身养性的姿态

    ③弟子求学的虔诚精神

    ④认识“理”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其表现为

    A. 教会服从世俗君主的权力

    B. 加强对“异端”思想的打击

    C. 肯定人的努力和现世成功

    D.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热点,下列某一时期关于汉字的评述错误的是

    ①“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地改用拉丁字母了”

    ②“中国文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③“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若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④“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

    A. 中国汉字发展历经三千多年,有其自身特点,废汉字说法有失偏颇

    B. 这些评述应该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C. 上述评述说明当时国人有文化自虐心理,是崇洋媚外之徒

    D.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待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态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认识你自己”

    C. “美德即知识”

    D. “与上帝直接对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林则徐曾上奏皇帝,认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A. 先进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 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

    C. 英国政府尚未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

    D. 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记载,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等三部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这段材料反映的最主要问题是

    A. 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

    B. 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

    C. 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

    D. 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非夫,而公谓我愿之欤?”上述材料

    A. 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主张人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C. 批判了孟子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 提倡学以致用和亲身实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作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这些思想家的主张

    A. 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念

    B. 动摇了理学的封建正统地位

    C.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理念

    D. 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至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据此,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同之处是

    A. 理气一体,理先于气

    B. 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 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 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外大思想家和学者们对“道德”的理解有所不同,其中认为“道德”要与时俱进的历史人物是

    A. 苏格拉底

    B. 孔子

    C. 伏尔泰

    D. 陈独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宗教改革中,改革家们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会权威。下列表述体现这种宗教观的是

    A. “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

    B. “认识你自己”

    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世纪中期,欧洲有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能与小说的风格一致。下列最符合出版社要求的画家是

    A. 德拉克洛瓦

    B. 米勒

    C. 塞尚

    D. 毕加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纪年”,正式提出孔子纪年。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

    B. 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

    C. 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

    D. 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奉母至孝,且淡泊名利、施恩不图回报。汉代民间开始兴起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唐宋时,寒食节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甚至用法令维护寒食礼制。据此可知

    A. 民间习俗都来源于民间传说

    B. 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

    C. 民众好恶决定官府统治政策

    D. 统治者创设民俗以强化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是多么高贵!”这些对人性的赞美之词,出现在

    A. 智者运动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宗教改革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陈旭麓,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他曾经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D.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在“轴心时代”,辩论在东西方都成为了思想家阐明观点的有效方式。

    材料一  人们在《孟子》中可以发现某些辩论方法和逻辑范畴的实际而具体的运用。孟子运用这些方法,乃是由于不得已的原因,而不是相信它们是通向真理的正确方法。

    在秩序混乱的世界上,他必须用那些方法来捍卫孔子视野宏阔的通见,而这种通见却被有些人用来把人们引向邪路。不过,假如在秩序混乱的世界上很容易用“逻辑”和辩论法把人们引向邪路,那么,实际上同样的工具至少有如下优点:如果使用得法,它也能提供正确的东西。

    ——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材料二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开始了一场知识革命。它与雅典民主的高峰期相伴。公民的权势上升、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导致了对旧的思维方式的反动。新知识倾向的倡导者首推诡辩家。有些诡辩家谴责奴隶制和希腊人的排他性。有些则是自由、民权与实用、进步观点的斗士。然而,诡辩学家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个人主义,不可避免地激起强烈的反对。

    ——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孟子和希腊诡辩家采用辩论方法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诡辩家对辩论方法的运用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天下观念是古代中国人观察世界的重要视角……鸦片战争后西方世界的突兀出现对中国优势地位形成了挑战……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人们对西方了解日益增多,“春秋战国说”开始取代“中国中心观”成为国人认识世界的有效话语通道……如王韬认为西方各国“几有与中国鼎立之势,而有似春秋战国时之列国”。彭玉麟指出:“当今日之时势,强邻日逼,俨然成战国之局,虽孔孟复生,亦不能不因时而变矣。”中国人向有以史鉴今的传统,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争雄世界的形势,自然使得中国人想到了春秋战国。王尔敏解释道:“将19世纪世界和春秋战国比较,乃反映一种新的国际意识,自然地放下中国中心观念,以古史的镜子,重新思考中国所面对的新世界。……

    从这种历史比较,以至于古代邦交经验的参考引用,却正是由中国中心的国际观念转变为对等国际观念的一个天然的有效通道。”……甲午战争、庚子一役将中国仅存的一丝文化优越感冲刷殆尽,人们彻底从“中国中心观”中醒来,试图用西方政治学说认识世界。

    ——任云仙《晚清中国国际秩序观念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材料中提到的“春秋战国说”开始取代“中国中心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