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l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这里的“它”是指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 丞相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分封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体现的思想是

    A.礼治 B.“无为而治” C.依法治国 D.“仁政”治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此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C.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中的路线示意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交融”。历史上,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A.晋武帝 B.孝文帝 C.元世祖 D.清圣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度演变 B.所有人才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制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按设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驻藏大臣

    ④台湾府

    A.①一②一④一③

    B.②一①一③一④

    C.①一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自古以来,为反抗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抗争,下列史实不能体现的是

    A.蒙恬御匈奴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禁烟 D.杨靖宇抗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不属于《北京条约》内容的是

    A.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C.增开天津为商埠 D.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废除帝制,建立民国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他最有可能正在学习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洗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敌人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国共首次合作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全民族抗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全国各家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时代的带械、民族的脊梁。他们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雷锋

    D. 焦裕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这一时期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建交 C.万隆会议 D.中美建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形成问题、收集史料、整理史料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结构表属于研究性学习的哪一环节

    A.形成问题 B.收集史料 C.整理史料 D.历史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下列科技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飞机——蒸汽机车——内燃机一一汽车 B.内燃机一一蒸汽机车——汽车——飞机

    C.内燃机——飞机——蒸汽机车——汽车 D.蒸汽机车——内燃机——汽车一一飞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C.二战后,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在政治上挑战两极

    D.当今,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国家权力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和巩固其统治的支配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四。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从哪朝开始?

    材料二 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文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采取何种措施“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材料四 1949年,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4)材料四中的“剧本”是在哪次会议通过的?

    材料五 1787年5月,各州派代表齐聚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争论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央与州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类是中央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类是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部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问题。

    ——摘编自张友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写出第二类问题中“中央行政”权力的最终归属;19世纪中后期,第三类问题又是通过哪一事件解决的?

    材料六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和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6)材料六中“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是通过何种手段对私营企业的运营“加以改进和补充”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

    ——《中国古代史》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秦孝公采取了怎样的经济应对措施?

    材料二

    (2)请写出材料二中用于耕地的农业生产工具名称。

    材料三  两宋期间,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社会原因?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内因。

    材料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5)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材料六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

    (6)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六所述事件的经济口号是什么?

    材料七  30 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7)据材料七概括指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8)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正确的道路引领崭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理论  照耀世界)

    材料一  这部著作创造性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

    (1)写出材料一中“这部著作”发表的时间。

    (理想实现 鼓舞革命)

    材料二 布尔什维克(俄国共产党)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

                    ——(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布尔什维克成功”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国际共运  中国方案)

    材料三

    国别

    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或政策)

    苏俄

    中心城市武装暴动

    A

    中国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运用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A:_____;B:_______。

    (中国特色  彰显自信)

    材料四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共十九大会议报告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体是什么?

    材料五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即到……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5)根据材料五指出,建党一百周年时中国要实现的目标。

    (6)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新时代中国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具有世界历史必然性,又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必将以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各尽所能的责任共同体、掷地有声的行动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

    ——杨亮《海上新“思路”》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科技因素。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清华大学侯若石《机遇还是陷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其中,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3)概括材料三所述事件的特点。

    材料四  “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总统特别对宋子文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而已。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苏美英四国已成为反侵略之中心。”

    ——蒋介石日记

    (4)材料四中“共同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哪一国际组织的正式建立?

    材料五  当你踏进家门的一刻,生活变得更智慧。一键开启空调、电视、扫地机器人……回家即是安心,这一切的便利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5)材料五中“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什么时代?

    材料六  在当前国家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逐渐加深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以及贸易战会诱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需要承担起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责任,促进公平合理、高效有序的国际贸易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人民论坛网

    (6)据材料六回答:当前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材料七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

    (7)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请结合材料七说说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