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后人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结合唐初盛世创立,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武则天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②为唐朝盛世来临起到承前启后作用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 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 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 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 使用曲辕犁耕地

    B. 在“瓦肆”里听说书

    C. 用筒车灌溉

    D. 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浙江杭州西湖边有座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 岳飞是北宋的抗金名将 B.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C.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 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 行政、军事、监察 B. 行政、外交、军事

    C. 财政、监察、外交 D. 财政、军事、监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 促进了中外交流

    B. 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国家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北宋与金对峙 D. 宋夏和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完成全国的统一,结束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少数民族是: (   )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蒙古族 D. 党项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南北朝分裂让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隋文帝

    D.唐玄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中趋利避害

    C.常言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议和对大家都有利,因为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D.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

    A.推行重农政策

    B.下令合并州县

    C.重用汉族官吏

    D.设立驻藏大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 宋朝重武轻文 B. 宋朝重文轻武

    C. 从军死伤几率大 D. 从军收入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谦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高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提计策起到的作用是

    A.加速了宋王朝的统一进程 B.免遭外族入侵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行政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这直接能说明澶渊之盟(   )

    A.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B.加强了北宋的边境防御

    C.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 D.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贞观之治”。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务

    B.唐太宗重视纳谏,善于用人,提高行政效能^

    C.轻徭薄赋,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观点(   )

    A.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从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我们主要感受到了

    A.宋朝经济的繁荣,祖国河山的壮美

    B.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

    C.人民生活的安逸,文化艺术的繁荣

    D.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 B.重视农业生产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唐朝政局可用如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太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政治篇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材料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杜甫《无家别》

    材料四:“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帅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

    (1)材料一中提到的“长策”是指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哪一社会盛世?

    (3)材料三描写的是唐朝由盛转衰后的景象,哪一事件导致了这种惨状?

    (4)材料四中的“显得七年”是哪一年?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材料中描写的事件?

    (5)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特殊,它开创的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经济篇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宋代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经济发展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宋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民族关系篇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材料三:(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至元间,立巡捡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汪大渊《岛夷志略》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3)材料二中大宋皇帝向辽提供的“助军旅之费”被称为什么?

    (4)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其设置有何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