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隋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涿郡即今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杭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古代科举制作为选官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文字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筒车

    B.曲辕犁

    C.耧车

    D.秧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陆龟蒙的这首诗赞美的是

    A.蜀锦的艳丽 B.邢州的白瓷

    C.越窑的青瓷 D.景德镇的瓷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寂寞天宝(年号,742——756)后,园庐但(只有)蒿藜(蒿草蒺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反映的是

    A.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B.宋夏战争造成的灾难

    C.金军攻宋造成的灾难 D.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为削弱相权采取的办法是

    A.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B.设置转运使分其权力

    C.设置通判分其权力 D.分化事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的功绩是(  )

    A.统一全国 B.消灭金朝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元朝统一中国后能维持近百年,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实行行省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秦汉时期传统节日已基本定型,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已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如挂彩灯、猜灯谜、划旱船的元宵节。下列诗句属于描写元宵节的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C.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元杂剧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A.关汉卿 B.米芾 C.赵孟頫 D.颜真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90年秋,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根据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及碑文内容等考证,确认此碑是北宋皇祐四年(1052)所立,墓主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发明家毕昇。毕昇的主要功绩在于

    A.发明活字印刷术 B.发明转轮排字法

    C.发明指南针 D.发明雕版印刷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该史料应出自

    A.《唐太宗实录》 B.《宋太祖实录》

    C.《明太祖实录》 D.《清太祖实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其中“四书”除《中庸》《论语》《孟子》外,还有

    A.《尚书》 B.《礼记》 C.《春秋》 D.《大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这一壮举发生于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明长城

    ① 是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修建       ②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③ 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④成为北方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该史料表明

    A.军机大臣办事效率高 B.名臣贤相多出自军机处

    C.军机大臣多是平庸之辈 D.军机处的设立有利于加强皇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片,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大小和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人说这部小说是“一部悲剧爱情史”,有人说这部小说是“一部封建制度的衰亡史”,还有人说这部小说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控告书”。这部小说指的是

    A.《红楼梦》 B.《窦娥冤》

    C.《长生殿》 D.《桃花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神童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权及军令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的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源于朝廷实行的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及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外,元廷还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当,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的权力很大,地方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握在行省手中,表现出了与隋唐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趋势的某种不协调。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适应当时形势的较为有效的措施。元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巩固地方统治成为比加强中央集权更为迫切的任务。为此,各地军、政两方面必须密切合作,以便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行省就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掌管全国行政、军事、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利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注:羁縻府州县指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的府州县),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中国政治通史》

    材料三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明朝)方孝孺《后正统论》

    (1)根据材料一,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和政策分别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民族交融的一个事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澶渊之盟”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试举唐朝一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三中“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明代中叶以后,卫所兵制(注:明朝的一种主要军事制度)逐渐崩溃。在东南沿海,虽然卫所尚存,但卫所军士素质极差,往往不能抵御倭寇的骚扰。戚继光清醒地认识到,倘若再不从改革兵制上寻找出路,编练新军,抗倭斗争就难以取得胜利。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被允许招练民兵。戚继光招募的对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活动在义乌县南、仙霞岭山区的“矿夫”(以剽悍著称),二是以陈大成为首的义乌县地主武装。新军设置了一整套训练内容,训练注重根除以往明军只练武艺、不“正心术”的弊端,使军队懂得“卫国保民”的义务和责任。训练中坚持把纪律训练与战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训练达到严格纪律、严格节制、统一号令的目的。训练内容既有各种兵器的技术训练,又有各种战术训练内容;既有士卒的训练,又有将军的训练;既有体能训练,又有胆气等心理训练。这只招募形成的戚家军成为东南沿海抗倭的骨干力量。

                           ——摘编自李鹏青《论戚继光的军事改革》

    (1)据材料概括指出戚继光军事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指出戚继光军事改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