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6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

    A. 民权是中国近代社会问题

    B. 应该大力传播三民主义

    C. 民生是实现民族主义的保障

    D. 新三民主义重视民族团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6 题
  1.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这表明陈独秀

    A. 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 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 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某部著作的出版,赫胥黎评价说:“它对于当时科学家,好象黑暗中的一道电光。……不但如此?它还有一个极大用处,那就是使我们脱离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该著作的出版

    A. 使科学发展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 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C. 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力学成就

    D. 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A. 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B. 改造国民的素质

    C. 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D. 新文化的融合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他极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

    A. 改变了王、吴二人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B. 彻底否定了写实、形似的主导思想

    C. 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

    D. 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材料中的“变革”是指

    A. 冲破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使人类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C. 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艺术作品及文学作品

    D. 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B.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 “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D.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最可能指的是

    A. 上帝

    B. 罗马教皇

    C. 君主

    D. 马丁·路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A. 《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 《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 《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 《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 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 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 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 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知识分子队伍的发展壮大

    ②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③五四运动的洗礼

    ④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 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 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A. 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 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

    C. 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 冲破了思想樊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文革”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③“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诞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这部巨著表明,一切能够计时与测量的运动,无论是在地球上的或是在太阳系内的,都可用相同的数学公式来加以描述。”这部巨著的产生

    A. 标志着近代天文学开始产生

    B.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 鼓舞了人类运用理性寻找社会运行的法则

    D. 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 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 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C. 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D. 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A.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

    B.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C.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

    D.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高一·二班学生在排练“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是

    A. 民为贵,君为轻

    B.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君臣父子,天之常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特点的是

    A. “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经世致用”

    D. “天地之化日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 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

    B. 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

    C. 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

    D. 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中最早反映了明清时期时代要求的是

    A. 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 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27年,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发动了南昌起义。下列毛泽东的论断与这个“教训”有密切关系的是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有学者称古代某思想家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属于这位思想家核心主张的是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存天理、灭人欲

    D. 以天随君,以君随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顾炎武的《郡县论》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郡县制是专制皇帝最大化自己权力和利益的手段,所谓“今之人君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中央专权钳制之下,地方社团和地方官毫无积极性可言,致使民穷国弱,而振兴国家的办法就是分权于地方,让地方社团强盛,授地方官以实权,“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厚民生和强国势。

    ——《以政治人类学质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材料二黄宗羲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与“独夫”,宣布“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他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这种学校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职能,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法治而后有治人”的理想。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顾炎武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的理由何在?他认为振兴国家的途径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顾炎武和黄宗羲论述问题的角度有何异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黄宗羲思想主张的进步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理论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必须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监督它所制定的法律的执行。贵族应组成团体和平民团体同时享有立法权,二者有各自的议会。但是贵族的团体是世袭的,在立法上只有反对权,不应有创制权。立法、司法和行政这三种权力既要分立,又要互相制约。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因为政府各部门时时需要采取急速的行动,一个人管理比由几个人管理要好。行政机关有权制止立法机关的越权行为,否则立法机关就要变成专制。行政也应通过它的“反对权”来参与立法。司法权应由选自人民阶层中的人员组成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行使,它不为某一特定阶级或某一特定职业所专有。

    指出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概括材料一中朱熹“爱民”的主张。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宋代和明清时期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

    A. 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 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