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荀子认为礼是治国的纲领,所谓“国之命在礼”,其价值不可小觑。荀子提出,在治理国家进程中,礼犹如称量轻重、衡量曲直、描绘方圆的工具。礼的制度体系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障,缺少礼的引导,国家的运行就难以走上正轨。没有礼的规约,社会的治理将难以实施。治理国家必须首先在礼的调控下满足人的欲望与合理要求。然而,如果一味纵容人类无限的贪欲,掠夺有限财富,将会导致社会混乱、道德无序,因此需要“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通过礼的调控既养人之欲,又制人之欲。如此一来,人们的欲望不会由于物资短缺而得不到满足,物资也不会因为人们欲求无度而枯竭,物资和欲望两者得以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荀子认为,“礼”是修身为学的最高境界。“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个体的礼仪修养、道德品行关系事业的成败、家庭的兴旺、国家的兴盛。因此,个体要严格律己,端正身心。此外,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混乱。荀子认为,礼具有“明分”的社会管理职能,只有明确道德秩序,才能使人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促进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

    虽然荀子主张“礼主刑辅”,但是他在隆礼的同时也重法。荀子强调,人生来本性自私,若无老师教诲、无法律约束,只能是唯利是图之辈。对于社会治理而言,礼治与法治缺一不可。孔孟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属性,具有道德性与神圣性,荀子则提出礼首先是制欲的工具,目的在于彰显法的功效。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对象,应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屡教不改的“奸民”与“元恶”,运用法律,严肃处理;对于其他普通百姓则应重视教育与引导。相对于礼的柔性教化,法则强调强制性的管理,重在发挥治理社会的职能。荀子提出在法治过程中要重视两个问题:其一,执法者的执法能力与道德水平。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开始,君子是法治的本源,有了德才兼备的执法者,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力、执法有度,杜绝法不责众或者过度执法。其二,执法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要根据罪行轻重,量以不同等级刑罚。只有以法律治国,以刑法来威慑各类型的不法分子,有错必纠,有罪必罚,执法有据,执法公正,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定祥和,秩序井然。

    荀子主张礼制与法律刚柔相济的管理手段,预设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赋予儒家社会治理思想新的内涵,为构建德治与法治并举的“群居和一”的社会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准备。不过,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他的社会治理思想体系立足于统治阶级立场,将治国安邦的责任赋予圣王明君,却未能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不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摘编自金妍妍《荀子重构早期儒家社会治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治理国家进程中,礼的价值不可低估,礼能引导国家走上正轨,它的制度体系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障。

    B. 礼既能养人之欲,又能制人之欲,使物资和欲望得以在互相制约中增长,因而礼是修身为学的最高境界。

    C. 礼能“明分”社会管理职能,促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个体礼的修养关系到事业,家庭和国家。

    D. 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礼、法的职能不同,礼强调柔性的教化,法则强调强制性的管理,重在治理社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突出礼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B. 文章从治理国家到调控人欲,再到提升修养,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礼的重要作用。

    C. 文章把孔孟和荀子对“礼”的看法进行比较,意在论证荀子在隆礼的同时也重法的观点。

    D. 文章结尾段论述了荀子德治法治结合的治国手段,为现今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孟和荀子都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性,具有道德性与神圣性,目的在于强调礼的柔性教化功效。

    B. 荀子认为君子是法治的本源,如果执法者德才兼备,便能执法有据、有力有度、公平公正,使国家秩序井然。

    C. 荀子社会管理思想主张礼制与法律刚柔相济,德治与法治并举,赋予儒家社会治理思想新的内涵。

    D. 荀子治国方略为构建“群居和一”社会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准备,但忽视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因而不可能实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口琴

    “警佐,打死了!真的打死了!”西谷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命令:“立即报告岸谷厅长,击毙匪首杨靖宇!” “警佐,警佐!”一日本兵叫喊着,从高大汉子身上搜出一个磨得溜光锃亮的东西跑过来。伪军队长李道善凑上前,惊叫:“魔笛儿!魔笛儿!” “八嘎!什么魔笛儿?”西谷接过那个叫魔笛儿的东西, 眼珠子直转。

    1939年的冬天嘎嘎冷。日本关东军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杨靖宇。10多万日伪军围山、封路,进行“梳篦式”的“拉网”“讨伐”。

    风雪中,杨靖宇率领队伍与敌艰苦周旋。枪声骤响,日伪军连续发动猛攻,只向前推进了20多米。激战中,十几名战士壮烈牺牲,杨靖宇领着俩战士拖得敌人疲惫不堪。日军资料这样记载当天的战斗:“早晨出发队伍有600人,逐渐剩下300人、200人、100人,到16日凌晨两点钟,仅剩下50人。”

    太阳落到山后面,呵气成霜,杨靖宇好几天没吃东西,他裹紧棉衣,靠在窝棚墙上打了个盹儿。恍惚中,肚子“咕噜、咕噜”叫,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榆树皮,放进嘴里细细地咀嚼,艰涩而痛苦地咽下。月光从窝棚的缝隙照进来,今天不是正月十五吗?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里面的衣兜,那里搁着一把他心爱的口琴,他经常在休息的时候给大家吹口琴,甚至教小战士们吹口琴。他想起来,自己还是跟进步音乐家塞上萧学会的吹口琴。这会儿,他连拿口琴的力气都没了,便轻轻闭了一下眼,在心里默默哼唱: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

    一切的抗日民众快奋起

    夺回来丢失的我国土

    结束牛马亡国的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

    打出去日本强盗

    ……

    北风呼呼地刮,杨靖宇使劲咽下嘴里嚼成碎沫的榆树皮,感觉身上暖和了一些。

    第二天清晨,山路上走来几个砍柴的农民,他上前试探着拿钱从他们那儿买些食物和一双棉鞋。当中的赵廷喜,见面前这人灰头土脸的,脸和手上都是冻疮,就猜出了几分,劝说道:“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笑了,岂止不杀,如果投降,日本人还打算让他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呢!他痛心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那天,杨靖宇在山洞口没有等到他们答应送来的粮食和棉鞋,却等来了一大群日伪军。西谷率日伪军紧追不舍,终于把杨靖宇逼到了一棵老槭树下。“杨司令,你跑不了啦!”杨靖宇靠着大树,见文件烧成了灰烬,喘着粗气说:“杨司令也是你们能活捉的?”

    “我知道你几天没吃东西了,特意给你带来了好酒好肉。你是大大的英雄,只要你放下武器……你的部下程斌、崔胄峰都归顺皇军……”敌人还在喊话。这一次代替回答的是愤怒的子弹。西谷恼羞成怒,吼道:“打!干掉他!”100米、50米,日伪军一步步逼近,杨靖宇躲到大树后奋勇还击,打死了冲在前面的两个鬼子。这时,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左手腕,手枪掉下来,滚烫的鲜血涌出,他迅速掏出身上的第二把手枪还击。

    敌人见生擒困难,遂轻重武器猛烈开火,杨靖宇胸部中弹,一下靠在大树上,又一排子弹重重地打过来……杨靖宇重重地倒在雪地上。这天,是中国农历正月十六。

    “杨靖宇身上怎么会有口琴?”岸谷隆一郎纳闷,又叫来叛变的安光勋。西谷从一个木盒子里拿出一把磨得溜光锃亮的口琴问:“这个,你的认识?”

    口琴比鬼子烧红的烙铁还烫人,安光勋像被电击了一下,手一哆嗦,口琴“当”地掉到地上。远处传来口琴声:“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他不再理会任何人,嗓子眼儿发干、发咸、发腥,突然,一头扑在那具高大的躯体上:“杨司令啊,我安光勋不是人啊……”

    残忍的日军军医剖开杨靖宇的腹部,肠胃里只有还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鬼子大受震骇,他们怎么也不明白,这个塞了一肚子棉絮和树皮的人,怀里怎么会揣着一把口琴?

    岸谷隆一郎感觉自己在这场决战中被耍弄了,他下令:铡下杨靖宇的头颅!

    大雪纷飞,北风弹奏着古老的琴弦……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写杨靖宇被敌人围剿打死的情节,扣人心弦,引发了读者急欲探究杨靖宇是怎样被敌人围困的阅读期待。

    B. 正月十五夜,天气寒冷,呵气成霜,杨靖宇饥饿难忍,却只有榆树皮可咀嚼,力气微弱,写出了杨靖宇的艰难处境。

    C. 文中写日军资料记载当天战斗减员的数字,是为了表现日军部队伤亡很大,暗示日军日薄西山,失败已成定局。

    D. “杨司令也是你们能活提的”表现了杨靖宇对敌人的蔑视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誓死战斗、决不投降的决心。

    2.文章结尾写叛徒安光勋拿着的口琴掉到地上,并向杨靖宇谢罪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作为战士,杨靖宇身上一直带着口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匠心设计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英文简称ITER)于1985年确立,目标是建立一个核聚变试验堆。因此ITER计划也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则,与国际空间站研究、欧洲加速器、人类基因组测序研究等项目一样,是一个大型国科技合作项目,所涉及国家的人口总和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我国磁约束人造太阳突破1亿度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所谓人造太阳就是效仿太阳的核聚变原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并且这能源是非常清洁的,不会污染环境。想实现核聚变,就必须要产生极高的温度,这种温度世界上任何材料都无法承受,所以至今的人造太阳用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一种是利用磁场的约束,另一种是激光惯性约束。至今为止,我国不光已经研制出第4代磁约束人造太阳,惯性约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和国上同步提出和研究。惯性约束的优点是可以小型化,适合在来来用于飞行器等领域,但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产生激光用来点火。磁场的束的优点是持续性好不需要反复点火,但缺点是无法小型化。

    (摘编自《快资讯》)

    材料二:

    人类一旦可以完全利用人造太阳,那么就可能迈进新的一级文明,但是前提条件是完全掌握并利用聚变技术。并且,各种领域都将迈上新的台阶,就连气候变暖和淡水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因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石油和煤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海水淡化难推广也是因为电费占大部分成本。

    目前,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正在法国南部进行建设,被认为是第一个将能持续生产净能源的核聚变装置,它将生产500兆瓦的清洁及可持续性电力,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制造第一批等离子体并开始投入运行。ITER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地、大规模地使用聚变能,从而可能影响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在全世界都对人类能源、环境、资源前录等问题予以高度关注的今天,各国坚持协商、合作的精神,搁置诸多的矛盾和利害冲突,最终达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并开始合力建设世界上第一座聚变试验堆。

    (摘编自“中国网络电视台”)

    材料三:

    国际聚变界普遍认为,今后实现聚变能的应用将历经三个战略阶段,即建设ITER装置并在其上开展科学与工程研究;在ITER计划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与运行聚变能示范电站;最后,将在本世纪中叶(如果不出现意外)建造商用聚变堆。我国将力争跟上这一进程,尽快建造商用聚变堆,使得核聚变能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在我国能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中国的聚变装置之路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即便规模很小时,就以在我国实现受控热核聚变能为主要目标。尽管就规模和水平来说,我国核聚变能的研究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特点,也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为参加ITER计划做了相当的准备。这使得我们有能力完成约定的ITER部件制造任务,为ITER计划做出相应的贡献,并有可能在合作过程中全面掌握聚变试验堆的技术。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发布消息,我国“人造太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试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摘编自“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的目标是建立核聚变试验堆,因其能像太阳一样产生上亿度高温,而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

    B. 人类如果完全掌握并利用聚变技术,那么不但可以解决目前的气候变暖问题,而且人类可能迈进新的一级文明。

    C. 实现聚变能的应用将历经建设ITER装置开展研究,设计、建造与运行聚变能示范电站,建造商用聚变堆等战略阶段。

    D. 中国的聚变装置研究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已经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是一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涉及的人口数量三大,一旦成功将给人类带来重大福利

    B. 聚变能能否得以迅速、大规模使用取决于ITER计划的实验结果,这会完全改变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

    C. 中国有能力完成约定的ITER部件制造任务,有可能全面掌握聚变试验堆的技术,得益于之前做的相当的准备。

    D. 我国“人造太阳”项目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使人类朝着聚变堆试验运行返出了关键一步,具有重要意义。

    3.如何尽快实现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其先自广平徙焉,后魏吏部尚书弁七代孙也。璟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长安中,幸臣张易之诬构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说将入于御前对覆,惶惑迫惧,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缘犯颜流贬,芬芳多矣。或至不测,吾必叩阁救子,将与子同死。”说感其言。及入,乃保明元忠,竟得免死。璟尝侍宴朝堂,时易之兄弟皆为列卿,位三品,璟本阶六品,在下。易之素畏璟,妄悦其意,虚位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璟曰:“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第一人,何也?”天官侍郎郑善果谓璟曰:“中丞奈何呼五郎为卿?”璟曰:“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郑善果一何懦哉!”其刚正皆此类也。先是,朝集使每至春将还,多有改转,率以为常,璟奏请一切勒还,绝其侥求之路。又禁断恶钱,发使分道检括销毁之,颇招士庶所怨。十二年,驾又东巡,璟复为留守。璟因极言得失,特赐彩绢等,仍手制曰:“所进之言,书之座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其见重如此。神龙元年,迕吏部侍郎。中宗嘉璟正直,仍令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仗下后言朝廷得失。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俄有京兆人韦月将上书讼三思潜通宫掖,将为祸患之渐,三思讽有司奏月将大逆不道,中宗特令诛之。璟执奏请按其罪状,然后申明典宪,月将竟免极刑,配流岭南而死。

    (节选自《旧唐书·宋璟传》)

    (注)①产禄:指吕产、吕禄,西汉后期曾经掌管大权,后被以谋反的罪名杀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B.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C.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D.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吏部和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职能不同,但都是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中书省下属部门。

    B. 三品,古代官职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同一品级在不同朝代包括的官职各不相同。

    C. 改转,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改即改任官职,转是调动官职。如《后汉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D. 土庶,即士子和庶人,也泛指人民、百姓。士人在中国古代指读书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庶人就是老百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璟为人耿直,识大礼有节操。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而让张说做伪证时,他正告张说不要诬陷正直的人以暂时免祸。

    B. 宋璟为人刚正,不虚意奉承人。天官侍郎郑善果假意奉承宋璟,宋璟毫无顾忌,直言郑善果才华拙劣,品德败坏,为人怯懦。

    C. 宋璟为国分忧,因此得罪众人。他不但上奏请求杜绝朝集使侥幸求利之路,还曾禁绝私铸的劣质钱,并派人检查销毁,招致很多人的不满。

    D. 宋为人忠诚,深得皇帝倚重。皇上东巡时让他担任留订,还把他的进言写在座位右边,用来观看省察,警戒终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易之素畏璟,悦其意,虛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

    (2)璟执奏请按其罪状,然后申明典宪,月将竟免极刑,配流岭南而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来诗,完成各题。

    云涛石①

    黄庭坚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②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宴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注)①云涛石:诗人叔父黄襄案头放的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此诗属于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诗中的一首。黄襄隐居于合源。②蛟鼍(jiāo tuó):指水中凶猛的鳄类动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总写云涛石给人的感受,一个”妙”字表达了作者的无限叹赏,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B. 第二句诗人把“咫尺”和“远”这一对矛盾概念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作者赏石时无边的想象。

    C. 颔联紧扣“云涛石”展开想象,第三句扣“云”,第四句扣“涛”,神话般再现了云涛石的奇观。

    D. 颈联写云涛石让人在静坐时没有俗气,在大暑天让人如沐清风,表现了云涛石的风韵和神异。

    2.本诗尾联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他想到故国的今昔对比,物是人非,同时也暗含着词人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2)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宋荣子已经坦然面对世人的毁誉,他的境界可以称得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列举“钉头磷磷”“瓦缝参差”等是为了引出对秦始皇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其主体工程项目采用桥、岛、隧组合,可谓是_______________,设计巧妙。大桥沉管隧道东、两两端各规划有一座人工岛,岛上各有2个青铜鼎,以浮雕手法刻画了蛟龙出海、梦圆伶仃等四个故事,以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鼎”来记录大桥故事,既彰显了设计者的_______________,也是粤港澳三地文化的集中体现。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清晰地可以看到,西、东人工岛有形似“中”“华”的字样。在人工岛建筑顶部,有一个类似帽子一样的构建,(         )。在进出隧道口的位置,有110米长的遮光罩,可以缓解司机对阳光的不适应。九洲航道桥所采用的是风帆造型,寓意______________;青州航道桥所采用的中国结造型,是中华民族关于团结的共同记忆,也寓意着三地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世纪工程”。工程很多技术填补了我国建筑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留下了多项______________的世界纪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珠联璧合   独具匠心   一往无前   撼人心魄

    B. 相得益彰   别开生面   一帆风顺   撼人心魄

    C. 相得益彰   别开生面   一往无前   震撼人心

    D. 珠联璧合   独具匠心   一帆风顺   震撼人心

    2.文中面描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湾晰地可以看到,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在西、东人工岛上。

    B.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西、东人工岛上建筑有形似“中”“华”的字样。

    C.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西、东人工岛上有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

    D. 经过人工岛上空时乘飞机清晰地可以看到,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在西、东人工岛上。

    3.下列在文中指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个巨大的中央风口,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

    B.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中央风口,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

    C. 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因为这个中央风口是巨大的

    D. 道内的空气得以保持畅通,因为这里有一个厂大的中央风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谦敬用语。

    (1)做错了某事后请求人原谅:我年轻识浅,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还请您_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________。

    (3)本月十六日,拟在学校大礼堂举行高考复习备考会,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诚垦地邀请您________出席,传经送宝。

    (4)在全市围棋冠军争霸赛上,获得冠军的选手对亚军说:“今天我能获得冠军,________了。”

    (5)老师,今天是您80________,我们祝您寿比天高,福比海深!松鹤同春,福乐绵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高校举办了文艺汇演,第一个节目是合唱《春天的故事》,请为主持人写一段串台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0月30日,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香港去世,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辞世。金庸的武侠世界塑造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付出生命的英雄形象;斯坦·李的漫威宇宙,塑造的英雄具有天才般的智慧、极高的创新智能、自我修复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能够以超人的速度处理信息并进行精确的计算。

    这些英雄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但是有人认为,这些英雄所处的世界不现实,我们更需要现实世界的英雄;也有人认为,现实世界已不需要除暴安良、主持正义的侠客和超级英雄了;还有人认为这种英英雄的精神一直都在,对维护社会秋序、促进社会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或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