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3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 推翻清政府统治

    B. 反对袁世凯独裁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打败日本侵略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A. 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 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 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史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

    A. 武昌起义 B. 袁世凯独裁统治

    C. 尊孔复古的逆流 D. 北洋军阀混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挺进大别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2年1月英国《泰晤士报》说:“(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材料中的“大捷”是指

    A. 武汉会战

    B. 枣宜会战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30年代,《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八一三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A. 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 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 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它”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一二・九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走了两步最关键又最精彩的棋:一是首先歼灭黄伯韬兵团,争取了战役主动权;二是截断徐蚌线,对整个战役的发展起了加速作用。”材料中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渡江战役

    D. 准海战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A. 在创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军

    B.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组建了黄埔军校

    C.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D. 2017年7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建军90周年的阅兵仪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B.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包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内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目的是(   )

    A. 指导武昌起义 B. 创办黄埔军校

    C. 领导南昌起义 D. 创建工农红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

    A. 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C.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

    D. 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A. 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 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 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 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 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学习历史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学习历史,应该分清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历史解释。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B.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1945年10月双十协定签署

    D.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阶段 B.台儿庄战役﹣﹣第三阶段

    C.中共七大召开﹣﹣第二阶段 D.重庆谈判﹣﹣第四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迁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A. 中西文化融合

    B. 习惯完全西方化

    C. 天文学发展迅速

    D. 汉语词汇丰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地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团的合唱比赛。比赛开始前同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田汉 C.贺绿汀 D.齐白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鲁迅﹣﹣《狂人日记》 B.齐白石﹣﹣《愚公移山》

    C.茅盾﹣﹣《家》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严重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资金少 B.规模小 C.内忧外患 D.技术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面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粉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水福等入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迫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觉悟的革命者面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几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五  1938年,国民觉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毛泽东也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虎门销烟的背景和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的教国之道”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三台湾军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体现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的作用和特点。

    (4)材料五中,国共两党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这样的认识对抗日战争有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向题。

    材料一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一天津大祜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9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一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他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材料二 曾国藩,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奉旨办湖南团练,创建相军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曾国落开展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及时而天胆地向敌占区进军,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健的领导核心。

    材料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战场的巨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苏、美、英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入力、物力的援助。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以各种方式支援中国。所有这些,都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四 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材料一反映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中国取得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原因,材料四表明抗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