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9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36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东汉,有察举征辟权的官员多举“年少能报恩者”,世代公卿的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其直接后果是

    A. 宗族的伦理秩序强化

    B. 贵族政治逐渐形成

    C. 官僚集团易形成派系

    D. 新的选官制度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此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推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度

    D. 推恩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6 题
  1. 据清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当时本族直系上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影响是

    A. 实现了社会公平

    B. 增加了官员数量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扩大了统治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清人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载: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国,尽取其地以为郡县”,以魏国东部的数县置为砀郡,治砀县。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秦朝建立后设立了砀郡   B. 战国时期已经存在郡县

    C.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砀县是我国最早的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今山东境内有齐郡、琅琊郡等。下列关于琅琊郡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辖区内有自己的封地

    B. 监督监察百官

    C. 负责地方行政

    D. 拥有世袭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

    A. 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机   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 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 自然灾害的威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

    A. 中朝制度

    B. 郡国并行制度

    C. 刺史制度

    D. 察举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A. 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 他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

    C. 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 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权力机构是 ( )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会议

    C. 十将军委员会   D. 陪审法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材料描述的分封主体是:

    A. 王族

    B. 功臣

    C. 姻亲

    D. 先代贵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题文)“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指的是(   )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分封制

    C. 宗法制和郡县制   D. 宗法制和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

    A. 通判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监察御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 废除了丞相制度

    B. 设置了军机处

    C. 扩大了六部权限

    D. 推行了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山东、山西

    B. 湖南、湖北

    C. 河南、河北

    D. 广东、广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面是某学校高一年级同学对分封制、宗法制的认识,请你对此判断正误

    ①甲同学认为分封制是把包括镐京、洛邑在内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乙同学认为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现象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

    ③丙同学认为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④丁同学认为在周王室中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一定能够成为大宗。

    A. 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 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C.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 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史书记载“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之天下”“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说明强大的诸侯国

    A. 起了拱卫王室的作用

    B. 扩展了天子的统治范围

    C. 有效抵御了外族入侵

    D. 冲击了当时的分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从以下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关于秦朝历史的信息有

    ①实现国家统一

    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③传子制度开始出现

    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件事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

    A. 秦汉

    B. 魏晋南北朝

    C. 宋元

    D. 明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耀任宰相,却竞因“不以进士耀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场屋,曾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拗哭一生体”。这表明科举制度的推行

    A.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B. 打破了宗族门阀势力对官职的垄断

    C.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D. 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平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 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收精兵

    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季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

    B. 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C. 地方藩镇割据问题严重

    D. 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度发展演变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②明成祖时正式设立

    ③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④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是某著作中的部分目录,请拟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

    A. 内阁制逐渐走向消亡

    B. 淸代中央体制的演变

    C. 清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D. 康熙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①郡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察举制

    ④科举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上朝的礼仪,体现着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B.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C.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 隋唐通过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 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 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下列历代措施中,你认为能够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①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

    ②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③宋太祖对藩镇实行“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的措施

    ④清朝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军国大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是

    A.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容易形成一种民主的传统

    B. 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众多平等且独立自治的小城邦

    C. 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共同促成了希腊的民主传统

    D. 公民大会使各城邦公民能够在国家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所有的官职(十将军除外)向全体公民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的方式担任政府中的各级官职。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 人人平等

    B. 法律至上

    C. 直接民主

    D. 小国寡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用“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来阐述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   )

    A.人人平等     B.人民主权    C.轮番而治      D.等级分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

    ①差额选举制

    ②直接民主

    ③议会制

    ④比例代表制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 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 “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C.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

    D. 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中国封建社会和希腊的政治制度概况为“一”与“多”……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模式。

    材料二  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区划图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一”与“多”在古代中西政治制度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雅典政体通过哪些机构得以体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地方制度以及唐末地方问题?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尽夺藩镇之权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