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选择题 1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领事裁判权

    C. 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 片面最惠国待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汉朝的刺史

    B. 宋朝的通判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分封制度取代郡县制度

    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 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B. 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C. 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D. 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 周 B. 秦 C. 汉 D. 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都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监察制度

    A.具有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具有“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特点

    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后,直接掌管六部和国家政事,每天处理奏章数百件。为此他自嘲道“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为此朱元璋设立

    A.中书门下 B.殿阁大学士 C.内阁 D.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有继承特权

    C.通过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和政治紧密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仅占少数

    C.先代贵族和功臣也受到分封 D.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7年央视春晚,成龙和大学生共同演唱歌曲《国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受到了广大华夏儿女的欢迎。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春秋末期的新兴地主阶级季孙氏设置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六十四人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直接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完全瓦解 B.分封制度的彻底崩溃

    C.等级制度的整体颠覆 D.礼乐制度的一定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古代避讳常见,如秦朝为了避皇帝赢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汉朝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把《道德经》里面的“道可道,非恒道”改为了“道可道,非常道”,“姮娥”改为“嫦娥”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独断行和随意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 C.削弱王国 D.削夺武将军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推行推恩令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

    A.加强专制皇权

    B.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C.建立内阁辅政制度

    D.提高相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世纪40年代,英国第一任香港总督璞鼎查说:在中国“约束英国人远比保护英国人困难的多”,英国人“个个都是更大的恶棍”。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源于

    A.领事裁判权

    B.五口通商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柳宗元称郡县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认为郡县制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 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老师在进行《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较量”作为本课教学的价值立意,尝试引导学生就“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一观点展开史学争鸣。

    请以“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为视角,结合史实,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该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评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