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选择题 5 题,非选择题 4 题,null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A.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B. 出现最早的纸币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近代工业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A. 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 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 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 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梁启超曾说:“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以下属于梁启超所说的“教义之浸淫”的是(   )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群众丧失了斗争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根深蒂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累见不鲜。这

    A. 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

    B. 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 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D. 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农具)淡食”。对此恰当的解释是

    A. 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

    B. 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

    C. 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

    D. 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 表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 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推动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D. 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他对汉阳铁厂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 节约生产成本

    B. 便于官府监督

    C. 带动民用工业

    D. 临近销售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 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 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

    C.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 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国民革命动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新的进攻。”这一主张反映了

    A. 民族矛盾冲突加剧

    B.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 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D. 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当时水利事业的进步

    A. 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B. 导致了铁制农具的使用

    C. 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D.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勅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这反映出唐代

    A.律法内容十分严苛         B.商业的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

    C.抑商制度已经废弛         D.仍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洛阳城市经济衰落

    B.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 政治中心向北迁移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阅读下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

    ——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14

    138

    29

    ——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情况表

    A. 汉代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B. 汉代的铁犁技术已经普及全国

    C. 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了农业技术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 棉产品商品化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 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

    C. 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

    D. 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以下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表》。该表能反映

    时间

    进口总值(单位:银两)

    其中(单位:银两)

    棉织品和毛织品占当年进口总值之比

    棉纺织品

    毛织品

    1867年

    6930万

    1300万

    740万

    29%

    1873年

    7410万

    1800万

    590万

    32%

    1883年

    7360万

    1680万

    390万

    28%

    1893年

    15130万

    2730万

    460方

    21%

    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棉、毛织品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

    C. 中国这一时期外贸顺差不断扩大

    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兴民权、开议院”

    D. “德先生”和“赛先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阅读下图,该图是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对1893—1928年间这一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各国经济实力决定其在华的商行数

    B. 该时期德国完全放弃在华侵略利益

    C.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

    D. 资本输出是此时期列强的侵略重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阅读下表: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类别

    比重(%)

    年平均增长率(%)

    1921年

    1936年

    轻工业

    44.1

    30.7

    5.46

    重工业

    54.6

    62.9

    9.94

    A. 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 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

    C. 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 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A. 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B. 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

    C. 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 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 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 创立民主法制社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霍布斯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达尔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A. 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

    B. 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

    C. 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

    D. 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以内部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些举措

    A. 打破了城市的市坊界限   B. 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

    C. 导致传统经济政策瓦解   D.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所有的节日都应该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他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时间。”该材料实质反映了

    A. 简化信教仪式的举措

    B. 否定宗教的思想

    C. 新经济因素的时代诉求

    D. 启蒙时代的到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知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乡村集镇发展迅速

    C. 农耕文明渐趋衰落

    D.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吾辈少时,读八股,讲旧学,每疾视士大夫习欧文谈新学者,以为皆洋奴,名教所不容也;前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学术,粲然可观,茅塞顿开,觉昨非而今是。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

    ——摘编自《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康君枉议辛亥,谓其致国粹之丧失,教化之陵夷,政治之窳败,国命之分亡,诋毁共和,提倡虚君共和。吾等愤然击之。

    ——摘编自《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三康氏支持洋务,甲午战后置个人利益于不顾,力推变法,实为独主历史潮头之伟人。辛亥之后,坚持皇帝制度,有违历史大潮。就大时代而言,此两者皆为正常康君之左右,皆为人性之常态。

    ——摘编自胡英时《论人的思想变迁的进步性与保守性》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陈独秀对康有为的两种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发现新大陆”后,更开始了世界性的扩张,到19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挟工业革命唤起的强大威力,基本上实现了对全球的统治。在那个时代,“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这样一些思想,很合乎欧洲人的胃口。于是,达尔文认为仅适用于生物界的“进化论”,被“误读”为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达尔文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19世纪后期,严复(1854-1921)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从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来到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国度,加上欧洲社会的公共传媒与社会舆论弥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浸染,使严复对欧洲文明的认知和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能不受影响。他认为:中国应当向欧洲学习的东西,比“坚船利炮”和工业科技以及自然科学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欧洲的“人文典章”。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之后,“进化论”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完全略去。这样,“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了。

    ——据纪坡民《“误译”和“误读”,把“伦理学”丢了——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到严复的〈天演论〉》整理

    材料二在《天演论》中,严复接受了斯宾塞”适者生存”的口号,且加上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天演论》出版后,风靡中国思想界。梁启超因之宣讲进化者天地之公例也;胡洪梓也因之取“适者生存”之意改名为胡适;五四时期,陈独秀则作了进一步发挥,“进化论者之言曰: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但在看到西方功利文化的恶果后,严复日益认识到中国保持“国种特性”的重要,进而开始从学习西方转而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答案,遗嘱中更是提出:“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扳。”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进化论”适用对象的变化,并分别分析欧洲和严复“误读”、“误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进化论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严复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对比图l和图2,请任从两个角度提取有关唐代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代驿传除传书递信、递运货物、接待官员外,各类政务信息、人事变迁均须经铺递、驿传体系层层上报,以便朝廷对信息来源进行登记、查核及反馈。但驿传出现虚耗公帑,公务延搁,回执伪造,甚至于直省重大政情被隐瞒漏报。驿传不能对民间开放,新式邮政价格低廉,若有特定目的,寄信者且可以匿名方式投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正式发布上谕,其中“轮船、铁路、电线、邮政,应设专司,着名为邮传部”,但管驿权利依然归属陆军部。光绪三十三年颁布的邮传部新官制,原设计的邮电司被分为电政司与邮政司,邮政司“司掌全国邮政”,其中亦无涉及驿务。邮传部在收回邮政自办及裁驿置邮等事务上,纠缠直至清亡。

    ——摘编自吴昱《权衡与平衡:清末驿弊与改革方案的选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驿传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驿传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孝经》中记载:曾参问孝,孔子回答,“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汉董仲舒提出了“父为子纲”的教条。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原始儒家思想漠视伦理

    B. 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C. 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

    D. 汉代家庭关系日趋紧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