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4 题,命题作文 1 题,诗歌鉴赏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选择题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著阅读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阅读《八十八分》,完成下列小题。

    八十八分

    琦君

    ①中学时,我本来是很不喜欢地理这门课的。可是因为教地理的房先生实在太慈爱,教得又好,又是我们班的级任导师,我也就开始喜欢听她的课了。

    ②房先生是安徽人,头几天上课,一口的安徽话真难懂。老是听她说“自理、自理”的,不知是什么意思,待她拿起地理课本点着封面上的字,我们才恍然大悟——“自理”就是“地理”。我们很快都能听懂她的话了,而且还顽皮地卷起舌头学她的口音。她就拍拍我们的头说:“莫吵,莫吵,值肉(日)生,快快扫自(地)。”

    ③刚开始上课时,她面对我们,伸出左手,手心向着我们说:“中国就像这只手掌,西北高,东南低,所有的河流,都从西北流向东南。”这个比喻真好,我们一个个伸出手来,对着地图愈看愈觉得像。然后她转过身去,用粉笔在黑板上只几笔就画出一幅中国地图,再在里面一省一省地划分开来,填上名称,真是熟极而流,一下子就让我们对她佩服不已。

    ④她要我们把每个省的地图都记熟,东南西北的邻省也要记得清清楚楚。她说这是第一步要明晰的概念,自己的国家分多少省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就如同读中国历史,第一步就要会背朝代名称,要记得每一朝的开国元勋和他们成功的原因。如此,才能对历史有整体的概念,否则脑子里一定是一本糊涂账。整个中国地图默熟之后,再逐一默各省地图,先默轮廓,次默山脉、河流,再默铁路、城市。对地理环境有了概念以后,气候、物产、民情风俗,也就比较容易记住了,因为这些是有连带关系的。她要求每个同学对自己出生地所属的省,要格外熟悉。“这叫作‘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她说。

    ⑤每教完一省,她都要做一次测验,要我们画出这一省的详细地图。有一次我默江西省,只把“鄱阳湖”误写为“洞庭湖”,其他的部分都没错,她一下子扣了我二十分。我很懊丧地说只是笔误,她说:“笔误也不可以,两个湖怎么可以由着你自由搬家呢?”问得我哑口无言。又有一次,我把浙江省的钱塘江误写为“钱唐江”,她扣了我十分。我向她央求:“只掉了个‘土’字边,少扣五分好不好?”她连连摇头说:“莫争,莫争。我扣你十分是要你写字时用心,不要马马虎虎。我虽不是国文老师,错别字也要管。你去地图上找找,中国有没有一条江叫‘钱唐江’?这是求正确。无论读书做事,都要认真仔细,不能有差错。”我只好默然了。从那以后,每回看见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有错别字,我就会暗暗对自己说:“又得扣十分了。”

    ⑥有一次测验,默的是江苏、浙江两省。我因准备充分,默得又快又详细,连老师没有要我们注明的浙东次要城市都注上去了,因为那是我家乡的邻县。正得意呢,房先生走来站在边上,却发现我桌上有本地图册没有收进抽屉里。她默默伸手拿起来翻翻,偏又发现浙江省那页还夹着一张画有地图轮廓的纸。我有点懊恼自己粗心大意没把书收好,却觉问心无愧,抬起头来说:“我并没有看。”房先生没作声,却把我画好的地图收去了,她从讲台上拿了张纸来,严肃地说:“你再画一张。”她竟然怀疑我偷看地图,我心里万分委屈,连声说:“房先生,请相信我,我并没有偷看呀。”她点点头,但仍坚持要我再画。左右前后的同学都转过头来朝我看,我眼泪扑簌簌地掉,一滴滴都落在纸上。

    ⑦我咬着嘴唇,很快就把一张地图默得完完整整的。房先生收去后,摸摸我的头說:“不要哭,潘希真,我向你道歉,但你不应当把地图本子放在桌上。”那晚下夜课以后,房先生特地陪我回宿舍。校园中一片寂静,凉风轻拂,草木清芬。房先生用手臂围绕着我的肩问:“你不怪我吧?”我心情复杂,只想再放声大哭,但我忍住了,终究是我太疏忽所致。

    ⑧这一场误会,引我想起在家中,我们母女多次所受的委屈,常使我恼恨困惑——究竟错在何人?我一直沉默着,只觉千言万语,无法对房先生说个明白。房先生把我的手捏得更紧些,我恳切地说:“没有什么,我只是好想念妈妈,她回故乡了,我就宁愿住校。我只愿老师能相信我是个诚实的女孩子,妈妈一直是这样教导我的。”说着,我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房先生没有再说什么,挽着我的手臂,回到宿舍。

    ⑨那张地图发回来时,房先生批的是八十八分。我悄悄地问她既然都没错,为什么不给九十八分。她笑笑说,八十八分是她最喜欢的数字,她初中毕业时,平均分就是八十八分。

    ⑩[甲]“八十八分是个完美的数字,”她说,“只差两分就是九十。从九十到一百,还有十分需要努力,这样不是更好吗?”

    ⑪我仔细想想,也对。好在八十八分以我们学校严格的标准,已经是甲等的高分了。

    ⑫我们轮到初中毕业时,刚好举行第一届会考,由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分若干个考区集中考试,如同今日的联考。我们心情之紧张,可想而知。因为如考不及格,即使本校毕业考通过了,仍然领不到教育厅颁发的毕业证书。这不但关乎每个学生的升学前途,也关乎学校名誉。于是校长集中火力,给我们加油。她对我们宣布:“如果会考全体甲等,就可全体免试升本校高中。但如有一人是乙等,就不行。”

    ⑬我数理很差,如数理考不及格,即使国文、英文、史地分数高,也会被数理的低分拉下去。我考不到甲等,就会成为班上的害群之马,害他们也不能免试升高中。我自觉内心压力更大。偏偏我有个毛病,愈是心情沉重,愈想睡觉。数学或化学还没做完一道题,眼皮就耷拉下来,把同学们气得跳脚。几位数理好的同学,就轮番为我填鸭式恶补。

    ⑭会考前的几天,我真是首如飞蓬,面目全非。母亲特地从故乡赶来照顾我、陪伴我,给我烧好菜进补,生怕我病倒。考试的前一天,我却发起高烧来。

    ⑮七月的大热天,我烧没退,母亲硬要我穿上夹袄去考试,我闷得浑身是汗,烧反而退下去了。考国文、英文,一点儿都不觉得难。一到考数学,我就抱着必死之心,闭目凝神,虔诚地念了一遍《心经》。因为母亲告诉我,念《心经》可以增加智慧,就如同信基督的同学,考前要祷告一般。

    念完经,打开卷子,忽觉浑身一阵清凉。回头一看,原来我身旁放了一大块冰。监考人员因为天气太热,考场又不能开风扇——会吹走考卷,又怕考生热得发痧,因此在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一个大冰块。我顿觉头脑清醒过来,同学们为我恶补的方程式,我全想起来了,居然一道道题目都迎刃而解,那种得意兴奋真不用说了。

    ⑯钟声响起,我恰好答完。把卷子折好,平平地放在桌上,起身退出考场,我有一种要飞起来的感觉。

    ⑰成绩揭晓了,果然我们全班都是甲等。这种快乐非同寻常。不用说,我的数学一定考得不错,总分平均下来才会列入甲等。这下我扬眉吐气了,昂首阔步地走到学校去看成绩——我的平均分竟然是八十八分。

    ⑱八十八分,我不由得跳起来,连忙奔到房先生屋子里,大喊道:“房先生,您记得吗?您那次给我临时测验默地图的分数就是八十八分,您说您最喜欢八十八分,因为您初中毕业时的平均分也是八十八分。”

    ⑲房先生笑逐颜开,点点头说:“真巧,八十八分是个吉利的好分数,而且前面还有十二分给你努力。希望你高中毕业时,能考到九十八分。”

    ⑳“那多不容易呀!房先生,您高中毕业时,平均分也是九十八分吗?”我问她。

    (21)“也差不多,总之是进步多了。”她笑笑,又接着说,[乙]“在学业上、知识上,总要力求进步。在对人方面,却不必样样争先,强出风头,倒是八十八分恰恰好。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1.根据文章第③一⑪段的内容,把下面场景补充完整。

    场景一:①_______      

    场景二:房老师对我严格要求

    场景三:房老师向我道歉        

    场景四:②____

    2.文中【甲】【乙]两处是房老师对“八十八分”的解说,你更赞同哪一处,说出你的理由。

    3.文章第⑫一⑰段记叙了“我”毕业考试喜获甲等的经过,语言简练而生动,请从欣赏的角度举例分析。(不超过15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校学生会开展“年节文化知多少”的系列专题活动,介绍了“除夕吃饺子”的习俗,请你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在除夕的团圆饭中,饺子是不能少的,因为包饺子本身就带有一种仪式感.要一家人在一起,和面的和面,擀皮的擀皮,包的包,下的下.不管家里几口人,仿佛都会自动组成一道流水线,环环相扣,运行流畅.确实,再也没有比包饺子更有气氛的团圆饭了,俗语云:“   。”难怪过年要吃饺子,换成别的,总觉得不够应景,煮饺子也是有讲究的,烧火要用芝麻桔秆,有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于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的寓意.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总有一些美味会伴随着中国人的记忆永不消失,会让我们热爱这个国家,会让我们想起故乡,思念起那些和我们一起包过饺子的亲人。

    (1)根据语境,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歇后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大半夜吃饺子一一好饭不怕晚      B.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

    C.家家户户吃饺子—无所不包       D.正月初一煮饺子—个个好

    (2)有位从国外回来的同学,不明白“应景”一词的意思,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根据语境给他解说,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意见,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意思是符合春节这个特定的时节。

    B.意思是能体现家人齐动手的热闹气氛。

    C.意思是能突出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D.意思是适合家人亲密而欢乐的气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年节文化知多少”的系列专题活动中还介绍了“祭祖”这一传统习俗,下面是学生会准备好的介绍文章。请你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之一,和每年的清明,中元等祭祖活动相比,春节祭祖最为隆重和恭敬。②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一样是应该认真祭拜的。③民间普遍采用供奉食物或鲜花。④千百年来,家家户户祭祖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③祭祀祖先时,后人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祖先在世时对家庭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⑥一些优良的家风,经过岁月的沉淀,后世子孙更是内化于心,代代传承。

    (1)从上下文看,①一②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③-⑥句中有二个句子有语病。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标点符号修改:__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祭祖”这一传统习俗的认识。

    【链接材料】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选自《论语》)

    你的认识: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它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除祈谷坛和圜丘坛之外,天坛还有两组与众不同的建筑群,即斋宫和神乐署.斋宫实际是座小皇宫,是专供皇帝举行祭祀礼前斋戒时居住的宫服,也有城河围护.神乐署则是隶属于礼部太常寺之下,专门负责祭祀时进行礼乐演奏的官署.它是一个常设机构,拥有数百人的乐队和舞队,平时进行排练,祭祀时负责礼乐,与斋宫隔墙相邻。

    [材料二]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大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耸入云,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天坛建筑象征天高,不仅指上面所举的视觉中的具体形象,而且还通过数字作一种理性的暗示,如来用数字“九”象征天的至高.圜丘坛以天心石居中,向外是九层石板,呈扇形展开,第一层为九块,而每往外一层就递增九块.中、下层坛面的处理也依此类推,每层坛面外侧汉白玉石护栏、栏板的数字以及台阶的级数也都是九或九的倍数。“九”在单数中是最高的数字,在人间用来象征帝王的至年,在宇宙中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材料三]

    天坛的基本色调是青色,不论是天空、树林,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它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在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的檐都是采用蓝色琉璃瓦,这和蔚蓝的天空很协调,由于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结比,更显出天的澄清、明朗。

    天坛有大片的柏树、松树,全园现有树木约10万株,其中古柏3566株,绿地覆盖面积达86. 16%,一片郁郁葱葱.由于大面积植树,特别是大量种植经冬不凋的柏树,使人不论在什么季节,一进天坛,便感到生意盎然。

    1.根据[材料一]的介绍,填写示意图中A、B、C三处建筑的名称。

    A___ B___ C___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解说天坛“独特的意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开始”,意味着将有一个新的起点。大自然从春天开始,开启新的生机,并收获四季的风景;我们从微笑开始,能够感受沟通的快乐,进而收获纯真的友情……你会从哪开始?又将收获什么呢?请以“从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假如真的有时空隧道,某一天你穿越时空,来到了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潜艇上,成为一名船员,将要和他们共同开始一段丰富多彩的生活,你会看到怎样的海底世界,又会有怎样的神奇经历……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如选题目一,请将作文题目补全后写在答题卡上;如选题目二,请先拟定好作文题目,再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请阅读老师推荐的这首古诗,并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

    戴复古(宋)

    扫除茅舍涤尘嚣,

    一炷清香拜九(xiāo) 

    万物迎春送残腊,

    一年结局在今(xiāo) 

    生盆火烈轰鸣竹,

    守岁筳开听颂椒①。

    野客预知农事好,

    三冬瑞雪未全消。

    【注释】①颂椒:赞美酒香。

    (1)诗中的加点字读音及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舍(shě) 椒(jiāo)  霄  宵

    B.舍(shè) 椒(shū)  宵  霄

    C.舍(shě) 椒(shū)  宵  霄

    D.舍(shè) 椒(jiāo)  霄  宵

    (2)关于诗中提到的传统习俗,同学们有四种意见,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守岁 祭祖 踏青 贴春联 B.扫尘 祭祖 守岁 放爆竹

    C扫尘 守岁 踏青 迎财神 D.扫尘 祭祖 踏青 看花灯

    (3)“三冬”一词有以下四种解释,根据本首诗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____)

    A.“三冬”是指三个冬季,就是三年的意思。

    B.“三冬”是农业术语,桑蚕业内把冬管、冬建、冬消统称为“三冬”。

    C.“三冬”是指冬季三个月,就是冬天的代名词。

    D.“三冬”是一道菜名,民间把冬笋、冬菇、冬菜三样食材一起烹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本诗的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被人誉为“神来之笔”,请你写出诗人笔下这一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在“迎春送祝福”的活动中,小张同学需要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出一副作为2018年的春联带给老家的亲戚,他不知怎么选,你帮他选一副,并且告诉他选择的理由。

    选择___  理由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和《神秘岛》。

    B. 《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C.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它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 明末清初由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1)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崔颖《黄鹤楼》)

    (3)经典的诗句,能够用通俗明白的语言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___,_____”。

    (4)送别之时难免伤感,很多送别诗都会表达惜别悲伤之情,但是有一些送别诗却充满希望,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息。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列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年且九十     天子且至

    B. 面山而居     佛印居右

    C. 如太行、王屋何 如是再啮

    D. 以残年余力   不以木为之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翻译:___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翻译:_______________

    3.填空。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目标是“______”。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四个方面:太行、王屋二山高大;愚公年迈;③_____;④_____

    4.结合寓言故事,解说你理解的“愚公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一位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想要制作一张名为“斯诺眼中的毛泽东”的读书

    卡片,请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帮这位同学再补充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部《水浒传》,凸显一个“义”字。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请选择书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义”的一个故事,简要评析其中凸显的“义”。

    答: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