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陈振崑在《当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融会》一书中指出,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观念中,把以往对于“来生”的不朽盼望转变成专注于“此世”生活之美善的经营。一个理想的人的典型不再是禁欲的僧侣;而是一个能在“此世”欢乐地完成各种成就以充分实现人性的“完全人”。上述思想(  )

    A.与儒家学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B.是对“仁义礼智信”的继承和发展

    C.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

    D.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斯大林决定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主要目的是(  )

    A.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B.克服粮食收购危机

    C.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需求量大增

    D.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

    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这四幅画反映的主题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学家如此评价一个时代:“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这个时代是指(    )

    A.希腊城邦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

    A.蒸汽机的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技术的应用       D.网络技术的应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皇位世袭         D.天人感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苏联唯一在世的总统戈尔巴乔夫恰好满80岁。关于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苏联进行改革的表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A.其改革走的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模式

    B.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

    C.改革的前期就阻力重重       

    D.其改革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史学家指出:“在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趋势的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选择一个世界。”该史学家实际是强调了  (    )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居优势

    B.全球化进程只有利于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仍控制着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唐代有一位诗人,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炼,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你认为该诗人应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作用是

    ①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标准和基础

    ③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④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面三幅绘画体现的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

    A.以民间生活习俗为主题              B.集多种艺术为一体

    C.懂憬农业社会的理想生活            D.重视以形写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从这段引言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欧洲统一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B.欧洲各国将不存在差异

    C.主张各国保留自己的特点          D.主张建立欧洲联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作品是(       )

    A.《诗经》    B.《离骚》    C.《九歌》    D.《天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时间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人均肉类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A. 苏联的粮食和肉食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

    B. 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C. 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D. 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张的社会改革都强调(   )

    A. “以人为本”   B.“以德治国”   C. “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红楼梦》中有这样的描写:第40、59回,风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毕叽、天鹅绒等呢料。该材料反映了

    A.洋货大量涌人中国

    B.进人中国的外国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C.清代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商品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  )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③抨击教会的腐朽   ④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的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这是推行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政策?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主要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必须再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1:

    材料2: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两部著作产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体现了哪一核心思想?

    (2)材料2中的两部著作产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体现了哪一核心思想?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图三和图四两部著作的共同主张。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1、2中四部著作的相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作为二战后重要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林体系的兴衰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经济与社会的动荡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给40年代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总结经验,决心要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汇率体系,以避免经济混乱和减少大萧条的影响……为构建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7月,美、英、苏、法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又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产生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因此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选自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学》

    材料二:表面看布雷顿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砂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及其构成。

    (2)评述材料中关于美元地位的观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思想文化的进步不断激发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成就,思想家们的智慧让人们千百年来享用不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

    (1)材料一中,孔子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孔子这一思想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指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2)材料二的提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采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3)材料三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思想主张作简要评价。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列是一组有关这一体系的材料。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相当于200.8亿美元,1949年为246亿美元,这是最高数字。但到了60年代中期,外国持有美元的数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已有的黄金储备。各国争先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国集团”(美、英、法、西德、意、荷、比、瑞典、日、加),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三 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000亿。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材料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特里谢说:假如我们没有纪律,我们便会质疑市场经济及金融市场的运作。他指出,近来的市场动荡不定,部分原因正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中止后,市场上出现的失序。在特里谢看来:此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抗拒纪律的结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为什么?

    (5)为解决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你对各国有何合理化的建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