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单选题 26 题,选择题 4 题,非选择题 4 题,null 1 题,判断题 8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3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6 题
  1.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 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 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 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

    A.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C.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表明他卢梭主张

    A.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 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C. 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 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A. 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 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 戊戌变法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A. 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 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 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D. 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此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 新时期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 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 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 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候疑焉,立诸候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子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候失位则天下大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最高地位

    B. 保证贵族血统纯正

    C. 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 稳定统治集团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A. 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 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C. 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

    D. 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位北宋的书生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收录的是(   )

    A. 《诗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马致远:“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在此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两种制度的共同点是

    A. 地方官员大多由世袭产生

    B. 开创新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C.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 边远地区由中央机构直接管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

    A. 导致世家大族的没落

    B. 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C.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 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A.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 升降由皇帝决定

    C. 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 巩固了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中指出:“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 权力增强,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旨在实现

    A. 民生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主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军事行动的示意图,该行动

    A. 基本推翻北洋政府统治

    B. 使中国革命中心发生转移

    C. 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D. 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阎锡山把指挥部设于岭口,与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副总司令彭德怀共商作战计划;国民党高桂滋、陈长捷军正面布阵迎敌,115师抓住友军制敌之机,奇袭板垣师团第21旅团。”此次战役

    A. 爆发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B. 是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 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企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是我军某一战役的作战形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 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C. 证明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D. 配合了辽沈战役的进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会议

    A. 制订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B. 提出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C. 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05年,“蔡侯纸”发明

    造纸术在中国出现

    B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C

    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D

    1983年,“银河一1号”问世

    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牛顿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经典电磁学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四维时空”的概念,它认为时间和空间各自都不是绝对的,而绝对的是一个它们的整体——时空,在时空中运动的观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参照系,可以定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而不同的观者所定义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是不同的。该理论

    A.开启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

    B. 对天主教会权威构成了冲击

    C.属于广义相对论

    D.将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 《拾穗者》

    B. 《格尔尼卡》

    C. 《日出·印象》

    D. 《自由引导人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应为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 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位思想家放弃了正统的儒家观念,重视物质也重视功利,认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这位思想家是

    A. 朱熹   B. 王守仁   C. 李贽   D. 黄宗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是一部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一系列暴行的影片。影片描述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淞沪会战   D. 徐州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是

    A. 村民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201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的这次讲话,既继承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髓,又为新形势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

    ——冯梦龙《山歌》

    材料二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三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两汉赋家,颂声大作,雕琢阿谀,词多而意寡……元、明剧本,明、清小说,乃近代文学之粲然可观者。……或希荣慕誉,或无病而呻,满纸之乎者也矣焉哉。……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郑》、《卫》”是中国哪一部儒家典籍的内容?它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何影响?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唐诗成就突出并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谁?宋词和元曲成为“一代之文学”共同的经济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后世儒硕”鄙弃元曲的原因。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的依据是什么?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陈独秀的文艺思想,你认为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坚持怎样的发展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六周年。九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果?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请举例说明。

    (3)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有何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00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就是其中的典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影响战后中美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 林则徐

    B. 陈独秀

    C. 孙中山

    D. 康有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8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台湾著名学者王汎森在评价某著作时强调:“(它)严厉批评古往今来因为君权之私而导致制度、社会的败坏……主张统治者应该以‘公’的原则来规划合乎三代理想的制度。”该著作是《明夷待访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中的“城市甲”是近代中国在1842年《南京条约》中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漫画《如此嫁接?》讽刺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者都在实践中极大地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从而迎来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这表明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现在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