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们往往以历史阶段特征或呈现的显著现象来划分历史时期。以下曾被一些学者誉为“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的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寒食节也由以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下列对寒食节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体现古代的社会伦理准则 ②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④可以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线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承德外八庙中的小布达拉宫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正南方。下图是小布达拉宫门口的一只威风凛凛的石象,但大象的腿却是跪着的。对此现象的理解最接近事实的应该是

    A.大象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对比较低,只能是跪立的

    B.大象跪立表示对游客的欢迎

    C.大象正对着皇家园林避暑山庄,表示对皇权的臣服

    D.这种设计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而且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        B.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

    C.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D.与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需要以法治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国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奥巴马和萨科齐是当今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穿越时空的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拥有行政权                            B.都为军队最高统帅

    C.都是国家元首                          D.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学者在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个历史事件时说道:“它给中国几千年高度发达却又不易变化的农耕文明、专制政治一记重锤,使它改变了原来的轨迹,纳入到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文明进程的历史拐点。”这位学者论述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证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记载,“是时武昌、南京属管之地,粤人出示安民,开科取士,禁头变服,按例征粮,农工商贾各安其业,俨然有王者风。”(《镜山野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政权采用传统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吏

    B.《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政策已无法实行下去

    C.辛亥革命时临时政府要求人们断发易服

    D. 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写道“为求侵华列强饶恕,不惜强迫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每人出银一两,换取她回銮北京充当‘女皇’的地位。”此说的依据可能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甲午战争的幸存者写道:“海军所有章程,除衣冠语言外,均当仿照西法,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用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私弊。”这种观点

    A.教条主义                         B.崇洋媚外

    C.痛斥中体西用之弊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漫画《列宁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B.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D.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电文载“把皇帝带到沈阳。……我们可以制造欢迎中国皇帝的公众舆论,来制造一场看起来很像是中国的政治运动。”此电文若作为第一手史料引用,适用于研究

    A.二次革命                         B.洪宪帝制

    C.护国运动                         D.伪满洲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东史郎日记》(日):“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上述材料属于

    A.文献证据                         B.实物证据

    C.口传证据                         D.以上都不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画面(如下图),当时两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合作抗日         B.军队国家化       C.和平建国        D.政治民主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阅读《全国法院行政案件统计表》,表中的现象反映的是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B.中国已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全得到保障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有影响的国际版编辑。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对他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牢牢控制着国际事务

    ②新兴国家崛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欧盟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④俄罗斯日渐衰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日渐减小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史学家钱穆认为:“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我们讲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这段话不能说明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D.对全球史观的一种否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由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宣布这一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12月1日呈送国王)

    材料二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必须实行分权。

    材料三 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一种政治惯例。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形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矛盾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最终解决的?(3分)

    ②材料二体现了洛克民主思想的哪些政治原则?(3分)

    ③据材料三概括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3分)

    ④据以上材料概括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基本历程。(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五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

    ①材料一、二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2分)

    ②据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2分)

    ③材料四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据此有的同学说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评价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5分)

    ④按照材料五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1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本投降后,美国针对日本的“大东亚圣战”说,提出了“太平洋战争史观”,以澄清民众对战争的“模糊观念”。“太平洋战争史观”的主要观点圈定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日本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经七七事变到最后发动太平洋战争,对外战争是连续性的。⑵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在中国。⑶美国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最大贡献”。 ⑷以军部为中心的军国主义是侵略战争的主要责任者,天皇、宫中派(天皇身边的重臣)、财界、舆论界等属于“稳健派”,是军国主义的“对立势力”。 ⑸强调日本帝国主义者“隐瞒了事实”,“欺骗了民众”。

    请回答:

    ①举例说明在“大东亚圣战”中,日本帝国主义者“隐瞒了事实”,“欺骗了民众”。(4分)

    ②你如何理解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史观”?(1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