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作为美国立国文献之一的《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宣言》运用的启蒙思想包括(    )

    ①天赋人权   ②三权分立   ③社会契约   ④人民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公元前513年,晋国执政赵鞅“铸刑书于鼎”并公之于众。孔子认为此举会导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由此可见,孔子主张(    )

    A.以民为本        B.以礼治国

    C.民贵君轻        D.礼法并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徐)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体现的是(    )

    A.老子的“辩证”观念        B.孟子的“仁政”学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韩非的“变革”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到秦朝“书同文字”的变化(下图所示),反映出(    )

    A.汉字开始走向成熟

    B.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C.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D.从百家争鸣走向文化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在谈到魏晋南北朝文化时曾说到:“它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下列可支持这一看法的是(    )

    ①司马相如《上林赋》   ②顾恺之《女史箴图》

    ③王羲之《兰亭序》     ④柳公权《玄秘塔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说明唐代文学艺术(    )

    A.发展兴盛,全面繁荣        B.风格多样,兼收并蓄

    C.名家辈出,相互影响        D.面向现实,关注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程朱理学的兴盛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科举制度的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胡适认为:“中国近世哲学的遗风,起于北宋,盛于南宋,中兴于明朝的中叶,到了清朝,……哲学的门庭,大有冷落的景况。”明朝中叶哲学“中兴”的表现之一是(    )

    A.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        B.王夫之主张“理在气中”

    C.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        D.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将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下列属于道咸以降“新学”的开创性著作是(    )

    A.《明夷待访录》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这一观点属于(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宣传家、重庆人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邹容的这一思想主张近似于(    )

    A.马丁·路德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同光之际,所变在船马器械。戊戌以后,所变在法律政制。民国以来,则又有‘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之呼号与活动。”对近代前期这一思想演进轨迹的全面分析,正确的是(    )

    A.抵御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明的统一

    B.否定传统文化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封建专制与追求政治文明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长沙日报》上发表的《打倒正月初一》专号,这反映出当时(    )

    A.西学东渐走向深入        B.风俗改造具有激进倾向

    C.文学革命成就显著        D.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含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内容。这些主张的提出(    )

    A.旨在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是对西方发展道路的否定

    C.体现了对劳动阶级的关注        D.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30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任务第一步是,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发动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打倒地主阶级,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政权,完成民权主义革命,由这种斗争的发展,跟着就要执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对这一思想进行系统阐发的论著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看这个经济部门实行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多少,利润增长多少,劳动者的收入和集中福利增加了多少。——这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这里“主要的政治”是指(    )

    A.加强党的领导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12年12月4日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写道:“20年前的初春,深圳蛇口工业区竖起一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醒目标牌,摆脱了一场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论……。”党和国家摆脱“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论”后的突破性探索是(    )

    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梭伦在诗篇中表达了他的施政理念:“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对于其施政理念和改革举措,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重在调整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财产等级制体现了节制、中庸理念

    C.改革为平民参与城邦事务创造了条件

    D.改革后的雅典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他)将哲学的研究从自然转向人,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提高个人的素质和完善个人品德。”下列属于“他”提出的重要主张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因信称义”              D.“人非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马丁·路德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其本意的是(    )

    A.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C.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D.现实世界人皆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相较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代,进一步要求(    )

    A.人性解放        B.信仰自由

    C.经济平等        D.政治革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英国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主张诗歌创作要“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平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其其诗歌理论应属于以下哪一流派(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意识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科学成就评论道:“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该学者评价的重大成就是(    )

    A.经典物理学        B.生物进化论

    C.电磁理论           D.相对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科学技术革命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又一个“新时代”。回顾近现代科技革命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英国率先进入铁路时代

    ②影视艺术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③美国引领电气时代发展潮流

    ④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在欧美走向普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成就表(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编制)

    时间

    自然科学成就

    1543年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

    1609年

    开普勒提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等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1609年

    伽利略创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球运动,否定了地球由上帝创造的观点。

    1620年

    培根发表《新工具》,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1628年

    哈维创造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理论,冲击了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观念。

    1644年

    笛卡尔发表《哲学原理》,将观察和思考作为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

    1687年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引力法则解释地球为何绕太阳运行。

    材料三 世纪之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已展现的科技机遇,西方国家出台了种种举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欧盟制定了从2002年到2006年的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以推动成员国研究活动一体化,其最高目标是建设“知识欧洲”。美国2002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已达2916亿美元。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的投入为175亿欧元,比第五个框架计划多17%。

    在过去50年里,基础研究为计算机、信息技术、遗传工程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美国联邦政府支持了全美约60%的基础研究,英国政府也将其60%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同时,各国都瞄准科技前沿开展工作,信息通信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环境科技、航天科技等均被各主要国家列为优先领域。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概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并举出在前三阶段中中国取得的杰出科技成就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对欧洲思想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方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举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成立维新团体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意为“保国家政权土地,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孔教)不失”。数年后,梁启超的思想发生变化,于1902年著成《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一文。阅读下述文章选段,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此稍治史学者所能知矣。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孔子之所以为孔子,正以其思想之自由也。而自命为孔子徒者,乃反其精神而用之,此岂孔子之罪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

    我辈诚尊孔子,则宜直接其精神,毋拘墟其形迹。……使孔子而生于今日,吾知其教义之必更有所损益也。今我国民非能为春秋战国时代之人也,而已为二十世纪之人,非徒为一乡一国之人,而将为世界之人,则所以师孔子之意而受孔子之赐者必有在矣。

    …………

    即古代希腊、近世欧美诸哲之学说,何一不可以兼容而并包之者!……夫孔子特自异于狭隘之群教,而为我辈遵孔教者开此法门,我辈所当自喜而不可辜此天幸者也。……以是尊孔,而孔之真乃见;以是演孔,而孔之统乃长。又何必鳃鳃然(xǐxǐ,恐惧状)猥自贬损,树一门,划一沟,而曰保教保教为也!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其变法要点是:改革爵禄制度,“废公族疏远者”,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把部分贵族搬迁到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整顿吏治,任贤用能,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打击游手好闲之人,奖励“耕战之士”,鼓励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生产发展;扩充军备,提高战士待遇,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

    吴起推行变法后,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明显效果,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吴起变法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死,旧贵族发动叛乱,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吴起变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吴起变法与商鞅变法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结合改革的过程分析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