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9 题,其中:
非选择题 3 题,选择题 7 题,单选题 21 题,null 8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1)材料一概括了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一些表现。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材料二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中国社会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1840-1919年)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主要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欧洲人借鉴的元素。

    材料三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3)请以反对材料三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

    材料四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材料五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郡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治之路。

    ——《严复集》

    (4)据材料四、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华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摘编自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作为流产了的共和悲剧的见证人,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们被迫相信,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为此“他们”

    A. 主张建立西方民主制度   B. 力图从思想上改造国民

    C. 极力将中西方文化融合   D. 提出了人民民主新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表明

    A. 实现民主政治为革命派政治目标

    B. 孙中山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

    C. 革命派对三民主义做了全新解释

    D. 民族革命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60年里,中国先后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的主张虽有不同,但都

    A. 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统治   B. 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C. 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D. 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民国初年,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是“易数千年之帝制以共和,其造端之宏大,非一姓之兴亡所能拟也。”1921年梁启超表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梁启超

    A. 对辛亥革命从颂扬到完全否定

    B. 意气用事和思想的摇摆不定

    C. 从注重政治变革到只看重文化变革

    D. 对辛亥革命的批判和深刻反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康有为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他强调“中学为体”以传承儒学,“西学为用”以西化儒学。即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该思想

    A.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B. 和洋务派思想一致

    C. 是维新变法的指导思想

    D.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简明中国教育史》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C.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

    D.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制度

    A. 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B. 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

    C. 实行全面发展的方针   D. 旨在培养新时代公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1 题
  1. 《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思想是

    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C.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 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 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C. 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D. 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 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A. 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B. 都彻底结束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D. 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可能是

    A.维新派批判洋务运动            B.革命派批判维新变法

    C.义和团批判维新               D.新文化运动批判辛亥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高三同学复习时’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的《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放到一起寻找主题。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A.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      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  )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D.主张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延安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

    A.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 毛泽东思想萌芽、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C. 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毛泽东思想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

    A. 強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

    B. 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

    C. 反对理性,强调感性

    D. 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 ③②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种文学作品,有人这样表述它的特点:“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以下作品能体现这一文学艺术思想的是

    ①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②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③雪莱的《西风颂》

    ④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⑤屈原的《离骚》    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

    A. 《向日葵》

    B. 《自由引导人民》

    C. 《拾穗者》

    D. 《格尔尼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体现该书院(  )

    A.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           B.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

    C.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           D.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以上论述,意在

    A. 指出救亡图存具有阶段性

    B. 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强调改造传统道德的重要性

    D. 论证以前的探索不符合国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这场运动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任何国家要走出中世纪都必须经历这一场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这场运动”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写道: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在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的观点时指出:“政治习惯不养成,政治道德不确立,虽有冠冕世界之良宪法,犹废纸也。”在此,梁启超的“育人才”主张旨在

    A.提高国民的参政意识        B.培养具有改革精神的人才

    C.提高国民的政治素养        D.培养从事法制建设的人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学者认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思想并非孙中山所首创,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列各项能为此观点提供论据的是(   )

    ①奖励耕织

    ②盐铁官营

    ③方田均税

    ④闭关锁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以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又有辜鸿铭、刘师培、陈汉章、黄侃等知名的旧派学者。他们政见不同,在学术上也各抒己见。这一现象

    A.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

    B.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C.体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改版,并就此在《致读者》社论中说,“最近,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据此可以推知,此次改版

    A.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调整    B.体现了党的文艺方针的调整

    C.促进了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    D.抑制了党内“左”倾错误思想蔓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 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 “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8 题
  1.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的出现反映了

    A. 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 启蒙运动时代的梦幻理想

    C.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 电气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3,毛泽东认为商人和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更直接地遭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他们受压迫最重,所以最能够在民族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而在1926年他却写道。“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这一变化表明毛泽东

    A. 已摆脱了“城市中心论”

    B. 提出了正确革命道路

    C. 认为农民是革命领导力量

    D. 关注点从城市到农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指

    A. 武装夺取政权

    B. 联合君主立宪派

    C. 建立责任内阁

    D. 实行新三民主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主人翁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对现实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进行了直接的控诉和反抗。下列与它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

    A. 雪莱的《西风颂》

    B. 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D.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 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B. 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C. 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 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 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 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C. 脱离了中国现实

    D. 合乎世界政治潮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6年6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再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开启了全新的引力波天文学时代。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早在100年前引力波就被科学家预言。引力波最可能被哪位学者预言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 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发射

    C. 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 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