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9 题,判断题 4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9 题
  1.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

    A. 大决战开始了   B. 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C.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D. 解放战争打响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今天我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                

    B、都制订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境是:

    A、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D、你和你的朋友晚上可以出来吃点夜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②《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③最早的定向工具出现在战国      

    ④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班同学为出黑板报,收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黑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与这首歌谣创作的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百团大战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完全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A、爱国华侨的援助          

    B、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C、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D、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新中国                 B、完成了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了现代化     D、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淘汰”“物竞”“天泽”等术语铺天盖地见诸于当地的报刊杂志,这反映了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A、严复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51年,以和平的方式获得解放;20世纪60年代,废除农奴制;今天,她更加繁荣富庶。“她”是:

    A、新疆         B、广西        

    C、西藏         D、宁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锅,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邓小平被称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     

    D、解决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力不断增强。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4 题
  1. 1127年,赵构建立宋,定都开封,史称南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做为目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2年底,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商鞅在农业上实行奖励耕织的政策。他在新法中规定,凡是尽心务农的人,收的粮食和织的布帛多,可以免除徭役赋税;凡是从事工商业或做事懒惰的人,就抓走其全家,充入到官府作为奴婢。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注:水利工程)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铁犁牛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摘自《后汉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时指导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商鞅变法后确立了什么样的土地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提到的水利工程,指出秦国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材料中还提到了铁犁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请指出唐代农民在农耕工具上有什么创造性的发明(2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什么?(2分)这种经济形态在什么事件后开始瓦解?(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隋唐之所以能掀起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两汉的经济文化高潮,与民族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2013年3月,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他出现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

    (1)材料一中“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是什么政策促进了该局面的出现?(2分)以贞观年间的一个史实说明。(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在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怎么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是谁开创了对“班禅额尔德尼”的册封制度?(2分)该朝后来还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的管辖?(2分)新中国成立后,在西藏地区实行什么制度进行管理?(2分)

    (4)以上史实,说明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说:“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材料二: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步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1)根据材料一,谈谈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上出台了什么重大举措?(2分)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科技上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个?(2分)哪个沿海开放城市自清代以来作为对外开放口岸的历史最悠久?(2分)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2分)本世纪初,中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使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分)

    (4)请谈谈在今后的改革开放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问题?答两点。(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探究关于文物的故事,会给我们许多启迪。

    (近代悲惨的遭遇)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材料一反映了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请写出制造这次暴行的侵略者。(2分)这些侵略者入侵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战争失败后,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者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是指什么事件?(2分)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地位。(2分)

    材料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许多传教士和外交官都参加了抢劫,大量的金银财物、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日军在抢去户部衙门300万两白银后,将户部付之一炬,以毁灭罪证。

    (3)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

    (4)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

    (当代回归之路)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5)在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