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非选择题 2 题,选择题 7 题,单选题 22 题,null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材料三人民应该是权力的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萨托利曾言:我们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担当统治的“民”……这种由选举产生的人民的代表主政,无疑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孟德斯鸠更明确、完整的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如果不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来掌握并在相互之间彼此制衡,公民自由就完了。l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运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典的方式出色地构建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体,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典范。

    ——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与专制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A. 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丹麦学者摩根斯·赫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上述材料说明

    A. 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B. 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

    C.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D. 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 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 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 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 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铙的一个核心是

    A. 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B. 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C. 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

    A. 雅典是城邦小国   B. 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C. 国家发放参政补贴   D. 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希腊智者克里底亚提出:“当人们还不会安排生活,只象野兽一样听任暴力的支配之时,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之时,我想人们才诉诸惩罚性法律,使公正的裁判主宰一切,抑止暴力并给罪犯以惩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 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 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 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蠢”(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A. 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

    B.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

    D. 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特奥多尔•蒙森认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社会契约论推动了罗马法的产生

    B. 罗马法保证了皇帝的绝对权威

    C. 罗马法维护了所有罗马人的利益

    D. 罗马法的产生包含着隐性契约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 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 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

    A.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 “天下一家”“大一统”

    C.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 “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

    A. 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

    B. 皇权专制不断削弱

    C. 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D. 皇帝昏庸懒于朝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材料表明明朝实行这一科举取士办法的目的是

    A. 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 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 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

    D. 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语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等说法,这些说法本质上反映了

    A.忠孝观念是统治者治国之本         B.儒家思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

    C.齐家治国是孝子的最高追求          D.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显著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周灭商后,并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潍阳)。分封制

    A. 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 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 使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集中

    D. 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亲亲相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其内容主要有: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此司法原则

    A. 确保了司法的公正

    B. 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C. 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D. 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 确立皇帝制度

    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 从世官制到军功爵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朝

    A. 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B. 实行分封制

    C. 推行郡县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 世卿世禄到选贤举能的转变

    C. 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D. 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及中国古代某朝官制时指出“■■掌握定旨出命,□□给事中(官职名称)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受而行之”“■■”处的文字应该是

    A.丞相        B.内阁         C.尚书        D.中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A. 由神权政治转向君权政治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由城邦国家转向领土国家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自梭伦时代起的某段时期内,雅典的公民权曾对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条件开放,到伯利克里时期则规定,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拥有雅典公民身份。这主要说明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

    A.民主生活出现某种倒退            B.社会包容性大为减弱 

    C.城邦进入空前繁荣时期            D.公民与外邦人矛盾尖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倪学勇在《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中评价,“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雅典公民真理意识浓厚

    B. 雅典直接民主造成制度危机

    C. 雅典民主注重法律程序

    D. 雅典制度限制自由力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古罗马政治家、法律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这表明

    A. 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B. 罗马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律

    C.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立法的标准和共同本质是正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罗马皇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 罗马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 法律在古罗马所起的作用不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确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下在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吕锡马库斯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的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 最高权力机关

    B. 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 最高的行政机关

    D. 最高的立法机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基于这种认识,雅典人认为

    A. 居民应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

    B. 普通公民对城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C. 内争是导致国力削弱的最主要因素

    D. 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终究会被淘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     )

    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雅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 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 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 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