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对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洗 (dí) 泣(chuò) 时(chà)沉 (miǎn)

    B.骨(biān) 痛(zhì)悍 (piāo) 绊(jì)

    C.寒 (jìn)芳 (xīn) 俗(cāng)首 (qǐ)

    D.丽 ( qǐ) 篱 (pān)亮 (zèng)阴 (mái)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告 罄斫 痕挺而走险义愤填膺

    B.羸 弱追 溯吹毛求疵毛骨耸然

    C.愧 作嶙 峋相形见拙长途跋涉

    D.涟 漪繁 衍鳞次栉比销声匿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中依次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 ________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②随着时光的 ________,他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古铜色的面庞犹如深秋里沟壑纵横的山野。

    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________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

    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④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过我。

    A.浸 在流 逝燥 热管 束

    B.浮 在流 失干 燥管 教

    C.浸 在流 失干 燥管 教

    D.浮 在流 逝燥 热管 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是叹为观止

    B.自从开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以来,许多同学自觉投入到读书活动中,他们感到与书为伴将获益匪浅

    C.他们对自己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顶礼膜拜的地步!

    D.这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个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作家作品或名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冰心。

    B.《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都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C.“他扭头看着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他确乎有点像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这是《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出场时的外貌描写,表现了祥子健壮、朴实而又充满生气的形象。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该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福楼拜三位艺术大师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       犯 日 忌  柳宗元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 ,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①畏日:怕犯忌的日子。②椸(yí):衣架,晾衣竿。③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④阖(hé)门:关闭门户。⑤僮:仆人

    1.对下列每组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爱鼠,不猫犬。(畜:饲养,喂养)

    B.僮罗捕之。(购:购 买)

    C.以为己生岁子。(直:通“值”,遇到,碰到)

    D.何以至是乎哉?(且:究 竟)

    2.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仓廪庖厨,悉恣鼠不问。悉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B.饱食无祸。长跪谢之曰

    C.夜窃啮斗暴。登斯楼也,有去国怀乡。

    D.弃之隐处,臭数月已。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永州某氏之所以对老鼠“恣鼠不问”,任由老鼠妄为,是因为他出生于鼠年。

    B.后来居住的人千方百计捕杀老鼠,是因为他认为老鼠是盗吃食品、糟踏物品的坏家伙,必须彻底消灭。

    C.某氏时,他家的老鼠“饱食而无祸”;后来,它却落得“杀鼠如丘”的下场,这是采用对比的写法,意在告诉我们放纵猖獗、祸害别人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D.这是一则寓言,作者借老鼠喻“祸害他人的人”,其寓意是:让我们对那些危害百姓的坏人坏事决不能姑息纵容妥协,一定要坚决打击。

    4.翻译句子  (6分)

    ①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上文《犯日忌》)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二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读《赤 壁》完成下列题目。 (4分 )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如果把诗歌的最后一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每句2分,有错不给分,共12分)

    1.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 楼》)

    2.水是眼波横,________。 (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仍然有所期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人兵临城下,我军严阵以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6.春冬之时,则________,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 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李栓科

    ①春天,我国北方常遭沙尘暴的袭击,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1.作者说“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那么沙尘暴有哪些益处?

    2. 文章加横线句子中的“过度”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3.结合文章,说说人类为什么“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北方常出现沙尘暴是因为青藏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暴能有效的缓减酸雨,这是因为沙尘中富含大量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能够有效地中和呈酸性的酸雨。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了解沙尘暴,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散文阅读(每小题4分,共20分)

    眼   睛 郭 枫

    ①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②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个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够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舍的更多的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③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④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⑤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分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丧,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⑥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黄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阔又直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撼了……

     ⑦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从后面赶上,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⑧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呢?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⑨“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⑩我走得快吗?我心中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真想伴他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11这件事情已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那段对话。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哪里是宿店呢?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12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分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进的意义。

    13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 (选自《郭枫散文选》)

    1.作者说:“孩子有多么美丽的一双眼睛!”结合文章说说,孩子的眼睛美在哪里?

    2.文章写了小孩和老人的眼睛,为什么他们的眼睛令作者难以忘怀?

    3.结合语境,理解第11段中加曲线句子的含义。

    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4.第⑤段加横线的句子中,作者列举了在生活中发现的各式眼睛,他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作者说,“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达到宿店。”你认为我们该怎样行走在这漫长的人生路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下面文段中划线句子有毛病,请任选2句改在答题卡上。(4分)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有人厌倦纸质图书,更喜欢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纸质阅读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①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你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②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③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题目。               (4分)

    材料一:大画家齐白石有一个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材料二:1960年3月31日,马寅初因《新人口论》而被狂风暴雨地狠批了几个月,被免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儿子回家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便不言语,仿佛不值一提的小事,继续看书,神态自若。1979年9月14日,北大隆重召开大会,给马寅初平反并恢复名誉,并对他进行高度评价。当儿子回来告诉他这一喜讯的时候,他心不在焉地“噢”了一声,不置一词,照旧闭目养神,心如止水,好像这与他没有关系。

    1.读材料二,推测马寅初两个“噢”背后的意思。

    2.从齐白石的“两笑”与马寅初的“两噢”中,请说说他们对待荣辱时共同态度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分)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能离开自己脚下的土地呢?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人类。在我国第21个土地日(6月25日)即将来临之际,光明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完成些列任务:

    1.我们的耕地。2008年党中央提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我国应对粮食生产不确定性而作出的基本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请看某同学收集的2001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汇总表,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时 间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8

    2009-

    2011

    耕地面积(亿亩)

    19.14

    18.89

    18.51

    18.37

    18.31

    18.27

    18.257

    每年减少40万亩以上

    我发现:

    ________

    2.守住耕地红线。据调查中国耕地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有:建设占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态退耕等,其中最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建设用地增加。据统计,1997年到201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746.5万亩,相当于半个海南省版图。为此,请你拟写一条号召人们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材料作文。

    世界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雅号“一厘米王”,因为在重大比赛中每次都能将自己保持的纪录提高一厘米。当他成功越过6.25米时,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当初我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那我绝对达不到今天这个高度。”

    是呀,生活中,很多人在现实梦想的路途中半途而废,不是完成梦想的难度过大,而是自己梦想太大,让自己感到太遥远。如果不断缩小你的梦想,那你的梦想终会实现的。

    读了上述材料,你也许有许多想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