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2017年暑假,某户外俱乐部利用40天开展“穿越中国”骑行活动,如图甲,从哈尔滨出发,终点拉萨。途中发现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居民、生活差异较大。

资料二:我国山区面积广,四川西南大凉山勒尔村72户村民居住在海拔千米之上的悬崖,与外界联系需要攀爬藤梯(图甲中“悬崖上的通道”),称为“悬崖上的村庄”,贫困落后。

(1)某户外俱乐部开展“穿越中国”骑行活动,哈尔滨出发,终点拉萨。俱乐部成员描述下列沿途城市特点:

①北国春城——汽车之城;②日光之城——西藏首府;③中原商埠——铁路枢纽;④丝路起点——多朝古都。请根据穿越的先后顺序,给上述城市排序_________(填序号)。其中,被称为中原商埠的城市,是我国重要铁路枢纽,经过该枢纽的铁路干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

(2)穿行活动经过大约40天,整个过程明显感到气温变化的地方是到了_______,请说明气温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

(3)图乙是穿行经过的省区,黄河流经该省后泥沙含量急剧增加,请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对于落后地区,要因地制宜,实行精准扶贫。对于材料二提到的“悬崖上的村庄”,如何脱贫,请根据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原则,说出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解答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