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单选题 2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在此,王阳明

    A. 主张“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B. 关注核心问题是“得”与“失”

    C. 重申了“理”是万物的本原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内心求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元代学者郭守敬辑选了民间流传的二十四个孝子孝行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的启蒙读物,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元曲伦理剧寓教于乐,《晋陶母剪发待宾》褒扬诚信道德、《赵氏孤儿大报仇》赞颂忠良仁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挞伐贪财嗜利。这反映出元代

    A. 文学艺术以教化为主要追求

    B. 儒家伦理走向通俗化普及化

    C. 儒学的理论系统取得新突破

    D. 儒学地位依赖民间力量维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

    A. 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

    B. 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

    C. 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

    D. 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 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

    B. 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C. 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留下一串闪亮的人名: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霍布斯、牛顿、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以下相关评论,正确的是

    A. 反对专制追求共和制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B. 他们为人类社会提出的理想已经实现

    C.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是思想家产生的前提

    D. 理性与科学是他们对抗神学与君权的武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A. 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 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 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 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了孔子

    A. 重视思想教化使人向善

    B. 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

    C. 推行仁爱缓和社会矛盾

    D. 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战国“百家争鸣”、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洪秀全“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

    B.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

    D. 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这一观点

    A. 反对天主教会权威

    B.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C. 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D. 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 题
  1.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巨著《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人员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拥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 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 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

    C. 深刻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   D. 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该思想属于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鸠思想的不同点。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人》

    材料二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对比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人文主义的相同主张。依据这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人文主义对各自近代社会转型产生的不同影响。

    (2)依据材料三,简要解释“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