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到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这反映出

    A. 秦国对西周制度与文化的坚守

    B. 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

    C. 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

    D. 正体俗体之别是华夷之辨的表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唐之世,多有母后、外戚、宦官、宗室专权现象,而居于汉唐之间的东晋、南朝却鲜有此例。这是因为东晋南朝

    A. 皇帝励精图治

    B. 皇权相对孱弱

    C. 士族品行高洁

    D. 选官制度先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进行宫廷雅乐改革,以求“用乐以合《周礼》”,但均收效甚微。从北宋周敦颐到南宋朱熹,理学家们批评这些改革“求古乐太深”,而主张追求“古乐之意”,将音乐纳入心性修养和天理的范畴,赋予雅乐以新的内涵。这表明当时

    A. 理学和心学的社会竞争加剧

    B. 对音乐的理学化解释逐渐形成

    C. 传统雅乐的思想资源被摈弃

    D. 雅乐已经丧失社会和政治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这一状况

    A. 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B. 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 促成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

    D. 推动了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洋务运动的历史事实更加多元

    B. 历史叙述愈来愈接近历史事实

    C. 历史认识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

    D. 社会观念对历史认识影响减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中国近代产业资本(这里主要包括近代工矿企业和近代交通运输业)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近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B.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

    C. 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D.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一做法

    A. 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

    B. 消除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的矛盾

    C. 保证了前线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

    D. 全面纠正了基层工作中的激进倾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人先后出访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出访

    A. 表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B. 反映了对外战略的根本转变

    C. 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

    D. 促成了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荷马史诗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在公元前6世纪汇编成册。从公元前5世纪起,每逢雅典四年一次的泛雅典娜节上,都有朗诵荷马史诗的节目。在现实生活中,古希腊人从荷马史诗中摘章引句,用以解答有关道德与行为的问题,甚至在城邦间的领土纠纷中引用荷马诗句来作为自己的有力证据。这表明荷马史诗

    A. 成为了共同历史文化心理的源泉

    B. 提供了政治准则和日常生活的样板

    C. 植根于城邦民主政治的时代潮流

    D. 铸就了全希腊的宗教政治道德宪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组,以最大化产出优势”。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B. 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式启动

    C. 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

    D. 美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22年10月,列宁在给加米涅夫的便条中讲道:“我宣布要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决一死战”,同时还强调苏联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一定要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等轮流担任主席。列宁这些做法旨在

    A. 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强调各民族间的团结

    C. 改革中央集权体制

    D. 批评个人崇拜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法国在二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

    A. 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B. 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

    C. 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

    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万历二年(1574年),为解决官员升迁过快和调动频繁的问题,张居正在总结历代及明朝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本诸“久任以便责成”的原则将官员久任法推向成熟。为了保证久任法的顺利实施,朝廷对久任有功的官员大加褒奖和破格提拔,对主动“乞罢”的官员也多“不允”或要求“照旧供职”。在官员的选任中,张居正也明确要求只看功过,不论资历。在万历一朝,很多边将、治河官员、巡抚、州县长官和学官都得以长期任职,甚至出现了李成梁镇守辽东30年的久任现象。但张居正死后的“清张运动”引发了更为复杂、持久且影响深远的朋党之争。在此情形下,虽然统治者一再强调和推行久任法,但内阁首辅的频繁更换直接导致了官员升迁调动更为频繁,久任法难以为继。

    ——摘编自展龙《明代官员久任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推行官员久任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居正推行的官员久任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于1945年11月20日开庭,至1946年9月30日闭庭。在法庭上受审的有纳粹党的领导人和“第三帝国”的领导人。法庭一共进行了403次公审,审判记录和作为证据的文件被印成四十二大本,使全世界都看到纳粹政权历史上空前的阴谋、侵略和暴行的真实情况。最后,12人被判处绞刑。接着,美国在纽伦堡举行了12次审判,对象为医生、工业家、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人员、外交部人员、军事首领以及党卫军高级干部等,法占区和英占区也审讯了实业家和高级军官。三个西方占领区的各种审讯中,共判处了5025人,其中806名被判处死刑。在苏占区,被判刑者估计为45000人,被判死刑者不详。

    调查显示,约80%的德国人认为审判是公正的,被告的罪行是无可争辩的,只有4%的人对审判持否定的态度。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对德审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对德审判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材料  雷切尔卡尔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热爱文学和大自然。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大量利用剧毒杀虫剂来提高粮食产量,短期内效果显著。但这些杀虫剂的毒物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链等潜入农作物、畜体及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卡尔森经过4年调查,指出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她在书中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杀虫剂对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本书的出版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由于它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农药政策,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

    ——摘编自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雷切尔卡尔森创作《寂静的春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寂静的春天》产生的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之所以能在1500年后崛起并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归因于一系列的体制革新:一是竞争。欧洲的政治处于割据状态,形成多个君主制国家或共和制国家,其内部又分割为多个相互竞争的集团,现代商业集团便发轫于此。二是科学革命。17世纪,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所有重大突破均发生在西欧。三是法治和代议制政府。这一最优的社会政治秩序出现于英语国家,它以私有财产权以及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着财产所有者的立法机构为基础。四是现代医学。19世纪和20世纪医疗保健的所有重大突破都发生在西欧和北美,其中包括对热带疾病的控制。五是消费社会。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以棉纺织品为发端,涌现出大量提高生产力的先进技术,同时对物美价廉的商品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六是工作伦理。西方人最早将更广泛而密集的劳动和更高的储蓄率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资本的持续积累。

    ——据(英)尼尔·弗格森《文明》

    对尼尔·弗格森的观点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来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