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困难题 1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20世纪初,中国官办报纸兴盛,而民办报纸更是在数量和影响上远远超过官办报纸,总数约在150种以上。杂志的兴办亦超过此前势头,上海和日本东京是两个刊行中文杂志最多的地方,据统计,上海有杂志46种,东京有杂志34种。这反映了

    A. 近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留学教育有力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C. 中国新闻媒体获得了自由传播信息的权利

    D. 新闻出版和舆论监督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在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 体现科技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茫

    B. 弘扬了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C. 反映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 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60年代,经互会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大力推行“经济一体化”,要求其它成员国的经济计划必须同苏联的计划“相协调”,并先后建立了近30个超国家的“国际合作组织”和一些双边及多边合营的“联合公司”。这表明经互会

    A. 为了对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B. 推动东欧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

    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D. 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国际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

    A. 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 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 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仁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论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A. 血缘关系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度逐步淡化

    C. 等级秩序日益固化

    D. 法律的儒学色彩加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和《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

    A. 是对三大改造的继续深化

    B. 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

    C. 意在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

    D.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将工农兵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将口号由“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A. 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

    B. 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中共建国思想趋向成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万历《通州志》记载,以前“庶氓之家终岁不燕客,有故则孟羹豆肉相招一饭,不以为简也。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今乡里之人,无故燕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否则耦席,未有一席而三四人共之者也。肴果无算,皆取之远方珍贵之品”。这折射出明代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奢侈之风的盛行

    C. 社会等级的垮塌

    D. 自然经济的瓦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把当时的反对党人士称为“流氓”“无赖”和“自高自大者”。一直到1794年,以福克斯为首的反对党还被骂为“雅各宾分子”和“祖国的敌人”。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待完善

    B. 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

    C. 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尖锐

    D. 两党制与内阁制无法并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

    A. 民主政治建设“春天”将至

    B. “文化大革命”错误已被彻底纠正

    C. 民主政治初步构想已经形成

    D. 依法治国方略已经正式确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30-1889年英国主要进口谷物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断,英国1830-1889年英国进口小麦、大麦、燕麦的重量(千夸特)/年均

    A.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B. 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C. 政策调整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D. 科技进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8年1月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在“十四点原则”中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布成立。成立之初的44个会员国不包括苏俄和德国,而当时极力鼓吹创建国际联盟的美国,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的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报告,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但是第二个月日本就退出了国联。这是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的第一次沉重打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未能阻止“满洲事件”的原因及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救济中,农村主要是''五保”供养和贫困户救济;城市主要是救济孤老、社会困难户,每年固定救济对象在40—80万人,临时救济200多万人次。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上海率先试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8年底全国有584个城市和1035个县建立了城市低保制度,覆盖面分别达到87%和63%.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又陆续出台了农村低保制度、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还出台了增加财政投入、规范低保对象的认定条件和档案管理等相关政策规定。2008年,国务院发布《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的四个主体制度。

    ——摘编自韩克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救济制度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救济制度变革的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99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所写《东籍月旦》一文,被认为是国人采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的肇始。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阐述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3年他又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最后,梁启超下了结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采启超从形式到内容,完成了“中华民族”这一科学的现代观念的定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中华民族”观念提出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民族观念产生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化论是生物学理论,在社会学层面,亦有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标志性人物的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早在《物种起源》出版10多年前就提出了“适者生存”的概念,因此有人说达尔文应被称为“生物学斯宾塞主义者”。斯宾塞认为,物理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规律可以直接应用到人类事务上,他主张绝对的自由竞争,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要将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人淘汰掉。因此他强烈地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反对国家帮助救济穷人。

    事实上,达尔文也有自己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其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开始广为人知。达尔文在其著作中关于“开化民族”和“野蛮民族”的论述曾引起广泛批评。

    正如英国学者彼得狄肯斯所言,达尔文的进化论确认发现了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一些关键机制,但这些机制和人类社会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对社会理论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最大挑战。

    ——摘编自丁大伟《进化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孔子时代以来所谓“士、农、工、商”阶层的高下差序格局发生动摇。阳明心学诞生后,自我意识的自觉即呈不可收拾之势,作为阳明余脉之一的秦州学派,推动心学进一步向生活化、世俗化方向发展,而作为秦州后学的李贽更试图以个性自我的率性之真彻底颠覆所谓永恒的天理。李贽思想的核心在于反时名教纲常对人性的禁锢和戕害,其叛逆性和抗争意味甚强。他的个人主义观念同时在两个层面展开:其一为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其二为与专制主义的对峙。

    ——摘编自夏东元等《个人主义思潮》

    材料二  在中国,个人主义滥觞于西学东渐的晚清。严复“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命题,揭示个人“自由”在西方现代文明中的核心意义。在新文化运动中,个人主义思潮蓬勃兴起.冲决纲常名教之网罗,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成为五四启蒙思潮的主旋律。陈独秀将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为东西思想的重要差异:东方的家族主义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窒碍个人意志之自由,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力,养成依赖性而戕贼个人之生产力。“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鲁迅秉持其“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他说“‘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而“‘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

    ——摘编自高力克《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和民初个人主义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弘扬个人主义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