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A.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 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 户籍制度不合理

    D. 移民制度的僵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湘军出身的成员已经在督抚中占据了多数。其中,为总督者已达5人。(同治)三年五月,总督只有一个旗人,巡抚一个也无。湘、淮军将帅还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材料反映了

    A. 顺应近代化需要,清政府大力实施权力的转移

    B.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满洲贵族的统治

    C. 满族贵族的专制体系受到地方汉族势力的挑战

    D.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在1928年的德国国会中的席位只有12人,但到了1930年则有107人,1932年更是达到230人,并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其党魁希特勒也因此在1933年被任命为总理。纳粹党在国会席位的变化说明

    A. 纳粹党的上台有深厚群众基础

    B. 大危机激化德国民族主义情绪

    C. 大危机为纳粹党上台提供契机

    D. 德国是民主化程度很高的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二战期间,某三国联合签署的一份公告中表示,对日作战将继续到日本完全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必须立即投降。还规定了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条件,即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领土进行占领:实施开罗宣言之条件,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惩办战争罪犯;禁止军需工业等等。该公告

    ①直接促成了苏联的对日宣战

    ②是波茨坦会议期间的《波茨坦公告》

    ③为东京审判提供了法理依据

    ④体现三国对《联合国家宣言》的承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二战中,各国政府颁布战时经济法令,建立战时经济体制,改组工业结构,采取更多的直接干预经济手段,动员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能力,为战争服务,实行强制的经济政策。这说明二战

    A. 促使政府机构开始改变职能

    B. 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C.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D. 使各国都采用统制经济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三类书不在焚毁之列:《秦记》;博士官管理之书;实用之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次年,由于卢生、候生欺骗始皇能得长生不老之药,败露后始皇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众,于是坑杀460多名儒生于咸阳。由以上史实可以看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目的是

    A. 建立严刑峻法的治国机制

    B. 树立君临天下的个人权威

    C. 禁止是古非今的任意诽谤

    D. 维护专制主义的集权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 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D. 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

    A. 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B. 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

    C. 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D. 中国共产党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时期,我们还是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要砍头。这个弯路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设想是

    A. 通过重庆谈判,建立国共两党联合执政的政府

    B. 希望通过和平渐进方式争取民主

    C. 控制联合政府,打破一党专政

    D. 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它们是在世界政治从专制趋向民主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内部迎合历史潮流出现的具有近代性因素的思想观念,是在传统“重民一尊君”的政治模式基础上创建的以“重民一限君”为模式的政治理念和思想形态。这些政治理念和思想形态

    A. 是儒学回归孔孟本源的体现

    B. 反映了有识之士反思君主专制的弊端

    C. 印证了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D. 说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已经成为主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的局面。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 社会形态发生极大变化

    B. 民族救亡意识凸显

    C. 社会舆论环境渐趋宽松

    D. 科学发展成为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美国学者徐中约: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形态的主要动力。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言,为1861—1895年间士大夫的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这种动力的本质是

    A. 探寻政治变革

    B. 探寻求存之道

    C. 提倡民主科学

    D. 学习西方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晚期,割据的藩镇对所管辖领地内的矿冶实行政府垄断。节度使私开铜矿铸币,造成唐晚期货币发行的混乱局面。官府垄断矿业也损害了矿区居民的利益,引起了不满,因此而导致的民变时有发生。北宋初年,政府对矿业开采及其冶炼权力进行改革,先后颁行了《严禁民众开矿令》、《矿冶章程》、《招矿匠律令》等法律条文,在矿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打破了以往仅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机构的管理体系,设立冶铸司作为管理矿冶铸钱事务的专职机构,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体系。在官府的直接监督下允许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报矿人矿产地的优先承买权。亦明令禁止特殊场地的勘探和开采,以维护统治秩序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矿冶生产经营模式以招募制和承买制为主。宋代矿治生产的兴旺和发达的同时,矿冶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亦随之完备。这一改革促使矿业生产十分发达,宋代矿业发展水平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发展史上处于一个高峰阶段。

    ——摘自李强《我国矿业管理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北宋初年矿业改革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两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和富国强民之道,并从失败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三: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四: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那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4)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中,两国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权力组成、与内阁关系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