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材料说明罗马法

    A. 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 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 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时,应受免职处分。”这表明1787年宪法

    A. 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力

    B. 强调对官员经济犯罪的监督

    C. 所有官职都是由民选产生

    D. 注重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

    A.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西周分封制的基础,而且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A. 一夫多妻多妾制的长期延续

    B.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

    C. 皇位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

    D. 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评价, 法国的共和制是一个" 早产儿", 便是一个" 难产儿", 这是针对法国政体发展过程中

    A. 发生了大革命   B. 曲折反复特点   C. 君主派势力大   D. 共和派势力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发现绕过非洲到印度的航线后,西欧以海上商路取代古“‘丝绸之路’,大西洋沿岸一些欧洲国家则随之振兴。”这些变化

    A. 是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

    B. 使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C. 使葡萄牙垄断了欧亚商贸

    D. 导致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2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所伦敦技工学校,到1830年这类学校在英国已多达500所。材料中的这一变化

    A. 表明英国自然科学突飞猛进

    B. 直接推动了工业机器的创新

    C. 反映了英国平民教育的兴起

    D. 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财长宋子文通过掌控的中国银行,不仅人主民营金融业,还大批收购一批陷人危机的知名民营企业,其中包括广东银行、简氏家族的南洋烟草、荣家的申新公司等。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大力扶植民营企业

    B. 官僚资本乘机侵吞民营企业

    C. 国民党推行了国家垄断资本

    D. 民营企业获得了发展新机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人们常用“大萧条”来形容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大萧条”造成的影响是

    A. 导致德意日法西斯上台

    B. 促使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C. 促使各国携手共同应对

    D. 减少了对殖民地的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德国当代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说:“发达的资本主义……无法用社会福利进一步完善自身”,这是因为“福利国家”制度

    A. 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B. 违背社会公平与正义

    C. 不利于公民的经济安全

    D. 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汉武帝以后,学者研究黄老、申韩甚至纵横、杂家之学的,都要先读儒家经典,取得“儒者”资格,然后才有进身的机会。这表明

    A. 儒学取得独尊地位

    B. 百家争鸣依然存在

    C. 汉武帝尊重知识分子

    D. 百家思想走向融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7、18世纪是西欧文明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有的西方学者把这两个世纪概括为“思想革命”时期。该时期是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宗教改革时期

    C. 启蒙运动时期

    D. 新航路开辟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明朝曾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说:“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材料旨在强调

    A. 当时人们惧怕远洋航行

    B. 指南针导向的重要性

    C. 当时造船技术比较落后

    D. 海禁政策已进行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由古代中国传到欧洲,使得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书籍大大流传,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的发明是

    A. 造纸术和印刷术

    B. 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与造纸术

    D. 火药与指南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这些名句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能“传唱民间”是因为,他的词

    A. 善于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B. 充满了浓烈的爱国情怀

    C. 贴近市民生活,反映市民情怀

    D. 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哀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图强御侮、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人民压倒一切的神圣使命,也是一切爱国人士多方探索的最主要的历史课题。这一课题形成的起点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戊戌变法的失败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蔡元培看来,“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可见蔡元培认为“大学”的兴办应遵循的原则是

    A.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 立足大学,发展教育

    C. 引经据典,博采众长

    D. 多方交流,融汇百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题文)1921年初,在《新青年》上刊登的《劳工神圣颂》一文,称劳工“与神一样宽容”,并发出“万物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的呐喊。这种认识形成的历史背景是

    A. 农民革命运动的日益高涨

    B. 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C. 中共对劳工阶级力量的认可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毛泽东曾经指出,在社会上占绝大多数,没有了立足地位,没有了发言权的“痞子”,现在居然伸起头来了。不但伸起头,而且掌权了。……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在此,毛泽东强调的是

    A. 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 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

    D. 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化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题文)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率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评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点内容。此处的“满眼春”指的是`

    A.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收到实效

    B. 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改革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D.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已建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与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小平同志对形式主义的东西深恶痛绝,呼吁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这说明邓小平注重

    A. 坚持原则的做法

    B. 群众路线的方针

    C. 实干务实的精神

    D. 艰苦奋斗的作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新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从“文革”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发展到1977年“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这一变化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 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 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 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这是一位法国画家的一幅海景写生时画的画面:日出时,海上雾气迷蒙,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这幅作品的艺术风格是属于下列哪一派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史料: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史料中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谈谈你对史料中作者观点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这年的高考,积聚太多的期望,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命运的转变》

    材料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了国家为高等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率。

    时间

    1997年

    2002年

    2006年

    毛入学率

    9.1%

    15%

    22%

    备注

    略高于发展中国国家平均水平

    此后教育规模逐年扩大

    比1978年增长20.6个百分点

    ——杨晓青《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篇》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信息。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火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杭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三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克拉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其性质如何?

    (2)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朝鲜战争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名文,又号逸仙,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了三个遗嘱。其中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请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贡献,并对孙中山先生进行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