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选择题 5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

    A. 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

    B. 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

    C. 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

    D. 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A. 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

    B. 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

    C.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 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前,一个人只要父亲是雅典公民就能获得公民身份,而不必考虑其母亲的身份。但到伯利克里时期却通过法令,规定公民只有娶合法身份的女性,他们所生的孩子才能获得公民资格。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

    A. 旧法律已无法适应新情况   B. 女性逐渐成为重要参与者

    C. 公民政治经济权利的扩大   D. 民主的精神日趋走向没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宗教改革在欧洲近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封建王侯、普通民众、教会内部的宗教人士都参与其中。下列叙述中,反映普通民众愿望的是

    A. “脱离罗马教会之束缚而自立”

    B. “增加真正之宗教束缚耳”

    C. “恢复教会之美风,由之恢复其威力”

    D. “各国皆有治理本国境内一切事情之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世纪末,熊希龄在长沙成立了“延年会”,其《章程》规定:“会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都要做操,不搞无谓的社交应酬,婚丧嫁娶要从简办理,反对起居无节,酒食征逐等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延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顺应了新文化运动的新要求

    C. 体现了“移风易俗”的时代需求

    D. 彻底清除了腐朽的生活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反映了民国21年—2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占的比重。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国别

    进口

    出口

    21

    22

    23

    24

    21

    22

    23

    24

    美国

    25.66

    22.17

    26.64

    19.45

    13.47

    19.37

    18.58

    21.50

    英国

    17.40

    16.70

    16.16

    14.50

    11.99

    12.79

    13.58

    12.11

    日本

    14.56

    11.39

    13.87

    15.84

    27.27

    23.61

    22.16

    16.79

    德国

    6.75

    7.95

    8.99

    11.09

    6.05

    3.40

    3.58

    5.02

    A. 《中美友好通商互助条约》签订,美国对华出口贸易总体呈攀升趋势

    B. 英国逐步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对华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日趋下降

    C. 国内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日本对华出口贸易占比逐渐下降

    D. 德国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增长颇快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A. 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B. 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 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D.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 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

    B. 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 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由此得出

    A. 汉字最早起源于鸟兽蹄印

    B. 文明的形成受益于生活的启迪

    C. 神话故事揭示了历史真相

    D. 仓颉造字宣告文明时代的到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废除了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而攫取的一些治外法权。这主要基于

    A.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力量

    B. 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C. 美国在两极对峙局面中处于劣势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普罗塔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 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

    C. 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D. 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雅典,如果新法有害于城邦民主,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控告成立的话,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陪审法庭对违宪新法可宣布将其撤销。这说明雅典

    A. 法律必须以民主为基础

    B. 法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C. 制约着法律的与时俱进

    D. 贵族垄断国家行政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加尔文的先定论有这样的理【解析】
    神在创世以前,在永恒之中就已经选召了圣徒。但是,神的旨意里面已经包含了他允许受造物有自由的意志。所以,神虽有主权,人却有责任。与此说法相近的思想理念是

    A. “自助者天助之”

    B. “制天命而用之”

    C. “人是万物的的尺度”

    D. “天生我材必有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题文)在17世纪早期,中国茶叶被荷兰人引入欧洲,成为富人的奢侈消费品。18世纪初,茶叶被欧洲各阶层民众所喜爱,逐渐转变为一种大众家常饮料。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稳定

    B. 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

    C. 中西方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D. 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狼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表明

    A. 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

    B. 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

    C. 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

    D. 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己无封建之事: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

    A.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

    B. 宗法制的核心内谷是嫡长子继承制

    C. 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坚信能够揭示自然的秘密,宇宙由自然而不是超自然的力量支配,是可以认识的。这说明启蒙运动的重要特点是

    A. 推崇理性

    B. 反对专制

    C. 崇尚自然

    D. 批判教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罗素高度评价某一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说“我们总得承认他作为一个社会力量有极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地位主要来自他的打动感情及打动当时所谓的“善感性”的力量。他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材料中的“他”主张

    A. 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人生而自由

    C. 启蒙运动核心是理性,是人的彻底解放

    D. 君主立宪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为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国家年份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1.9

    4.3

    9.5

    19.9

    22.9

    18.5

    2.9

    3.5

    3.5

    4.5

    8.5

    13.2

    0.1

    0.8

    2.4

    7.2

    14.7

    23.6

    32.8

    33.3

    29.8

    19.7

    12.5

    6.2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其中代表美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漫画《德国皇帝的木偶戏》,以中国特有的木偶戏角度来反映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漫画自后往自前依次为帝国皇帝、首相、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该漫画表明

    A. 帝国皇帝拥有巨大权力,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 立法权控制行政权,皇帝与首相对议会负责

    C. 首相、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之间分权与制衡

    D. 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相互独立,受控于皇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中国必须抛弃延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这又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由此可见,陈独秀重在强调

    A. 思想启蒙

    B. 政治革命

    C. 文学革命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加试题)拿破仑(1769-1821)与清乾隆帝(1736-1796)处一个时代,但是人们往往是拿中国的康熙帝(1654-1722)与法国的拿破仑进行比较。因为他们缔造了本国的强大与盛世,是因为有下列共同之处:

    ①有军事才能

    ②重视宗教文化

    ③维护国家统一

    ④重视工商业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加试题)宋代社会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取向,婚姻观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科场夺冠者除了可以位极人臣,高居庙堂之外,还在民间享有盛誉。与之相比,仅靠血统和门第来维持昔日辉煌的士族集团则显得黯然失色……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因其才学、品质以及现实的或潜在的利益而成为士大夫们择婿的最佳人选。由此可见,以下关于宋朝人的婚姻观,说法错误的是:

    A. 由重视门阀大姓到重视科举及第者

    B. 因科举取士从唐代创立至宋代有很大发展

    C. 与门阀士族的衰落有密切关系

    D.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人们的价值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加试题)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多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厢房和侧房一般是木结构的砖瓦房,供儿孙辈居住。这种布局体现的文化内涵有

    ①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②长幼有序的宗法观念

    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理念

    ④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

    D. ①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据金色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

    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 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 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 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 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 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唐代尚未使用雕版印刷

    B. 宋代已广泛使用活字印刷

    C. 宋代活字印刷日臻完善

    D. 宋代雕版印刷术普遍使用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 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 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 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 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申报》1897年7月14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材料表明近代上海

    A. 中外贸易发展较快

    B. 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较大

    C. 社会习俗趋新善变

    D. 地处通商口岸交通较便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蔡元培(1868-1940)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而除此之外,他又有革命家、政治家和学者的身份。今年恰逢蔡元培诞辰150周年,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翻检1895-1898年间蔡元培的日记,可见他大量阅读域外的各种书籍报刊,如饥似渴地吸纳新知,迅速地改变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对国情、对世界情势的认知。1898年秋,身为清政府翰林院编修的蔡元培对清政府已完全失望,决定“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回到家乡后,蔡元培一方面投身于新式教育机构的创办,另一方面,则是积极联络同志、组织队伍,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积蓄力量、制造舆论。

    ——出自《蔡元培全集》第3卷

    材料二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1月3日,蔡元培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月9日,教育部正式成立。在此后短短的5个月内,蔡元培大刀阔斧地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如废止小学读经科、废除奖励出身制度,社会教育要注重宣讲共和国民之权利义务,为民国教育奠定了基础。

    ——田正平《蔡元培与民初教育改革》

    材料三

    五四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新旧各派汇聚于北京大学,许多青年学子也因受到“蔡先生”和“北大精神”的感召,竟相投考。那时的蔡元培校长成为引领学界的精神领袖,重塑风气,酿成潮流,一举开创出“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胡适语)。

    ——娄岙菲《黑暗与光明的消长

    ——蔡元培与北大的合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895-1898年间,有哪些事件的接连发生令蔡元培对清政府完全失望,做出“抛弃京职”的决定?

    (2)根据材料二,请列举中华民国成立后,作为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新举措?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大精神”是蔡元培实行怎样的办学方针后形成的?蔡元培的办学方针践行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前期处于什么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去说过来,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

    材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三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摘自邓小平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作出什么重大决策?

    (2)根据材料二,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3)根据材料三,哪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何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它将明代帝王的“雄才伟略”高度集中和概括,条理分明、井然有序地构建为真实的艺术殿堂,成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上的杰作,……整个紫禁城也就成为浓缩了的宇宙和等级社会的模型,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万寿无疆。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

    材料二

    (颐和园)园中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式,殿堂厅室、廊馆轩榭、亭台楼阁、塔庙坊桥,一应惧全。园林的布局,有主体,有陪衬,并注意协调山峦和湖泊等景物的关系,建筑虽多而不杂乱,……形成山水秀丽、景色万千的人间仙景。……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6

    请回答:

    (1)有人把材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颐和园园林建筑在布局上是如何体现自然、和谐的幽美意境的?对我们今天的城建规划有何借鉴之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加试题)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似乎处在一种玫瑰色的光环之中,……“为了国家,他们建筑起后来从未被超越的如此优美和宏伟的建筑和神殿;然而,在私人的生活中,他们却是如此地谦和,对民主的精神是如此的忠诚,……他们并不利用国家为自己发财致富;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坚信他们的职责就是增加属于所有公民的财富。”

    ——[瑞士]布克哈特《希腊人和希腊文明》

    材料二

    从外观上看,……呈现的是盛世的恢宏气势,椭圆的结构,表现出单纯、明确、浑然一体、无始无终的特点。罗马建筑师融合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使这座雄伟的建筑呈现出秀巧和柔美的一面,而人们在这座庞然大物般的建筑面前也能感到亲切和悠然自得,表现出古典的人本主义内涵。

    ——魏向东黄泰《世界著名旅游景点赏析》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建筑三方面,指出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文明成就。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世界文化遗产?结合这一建筑的相关史实,简述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