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A.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

    C. 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

    D. 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 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 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 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 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 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 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

    A.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B. 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

    C.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

    D. 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而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两人思想分歧认识正确的是:

    A. 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

    B. 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C. 分歧主要是实现人民主权的途径

    D. 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历史上某一运动兴起期间,“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一运动

    A.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 构成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促使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D. 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13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年《谷物法》正式颁布。而到1846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废除了《谷物法》。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

    A. 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

    B.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C. 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D.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问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官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A. 评议国政是非

    B. 宣扬理学道统

    C. 培养科技人才

    D. 引导地方风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蝼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日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人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 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B. 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 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 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 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B. 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 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 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 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 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 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備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儒家《周官》之学说悉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材料主要表明儒学

    A. 强调大一统和以法治国

    B.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C. 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D. 通过法典化、制度化得到普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 主张探讨人类社会

    B. 追求道德和正义

    C. 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

    D. 体现神秘主义色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位西方思想家曾说:“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他可能属于

    A. 古希腊思想家

    B. 文艺复兴倡导者

    C. 宗教改革家

    D. 启蒙思想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哥白尼写到:“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于以拒接。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位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字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A. 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B. 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

    C. 圣经成为攻击科学的利器

    D. 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土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干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A.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 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C. 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 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以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为了汇率保持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B. 世界贸易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所以国际货币国要保持贸易逆差

    C. 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

    D. 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这句话所体现的主张属于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大学士倭仁虽然在对待西学的态度方面方面针锋相对,但是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在他们影响下“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社会危机的影响

    B. 经济变迁的推动

    C. 理学功能的更新

    D. 中央集权的削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近代中国知识界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取得一定效果。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的措施。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其治理》

    材料三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法案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现代启示录:1952,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1)材料一中,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了什么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英两国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异同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