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材料分析题 2 题,单选题 30 题,判断题 5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推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官绅为应对“变局”提出的策略;19世纪后半期,先知先觉之士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以此判断时代的主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指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一次大融合的成果,并说明时代赋予先进知识分子的新的历史使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民众思想觉醒的介质及典型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政策)因时而变,折射出封建社会各个阶段不同的发展态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当权者都能看到商业在图霸、兴业中的作用,卫文公为发展经济“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晋文公也实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政策。

    ——万李义、孙涛《春秋时期私营商业兴起之原因浅析》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两宋的商品经济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国家的商业政策不得不作出调整。宋朝早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就“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征商则例及创收”。并明确规定“场务(征税机构)不即(及时)检税,若收纳力胜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政府通商惠工的政策措施鼓励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国家虽有明令减免商税,但税额反而增加。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统治者推行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源。

    (3)据材料三,归纳宋太祖调整商业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的经济思想。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古代中国影响商业思想(政策)的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0 题
  1. 如果说郡县制之下的社会稳定性在于权力的集中以及基层社会中的宗族伦理治理方式,那么周天子治域下的分封制内在的稳定性在于

    A. 财富大小

    B. 血缘亲疏

    C. 等级秩序

    D. 权力高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与“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相符合的思想是

    A. 克己复礼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君舟民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 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 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 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曾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闻见录》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以及最好的衣着,棉、丝和皮毛。既有这些大宗物产以及无数的土制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纪录可以用来印证

    A. 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

    B. 闭关锁国的合理性

    C. 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

    D. 重农抑商的积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英国学者柯文楠对近代中国某革命运动的基本看法是:“(这)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想。”据此判断,这场“革命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纽约时报》1911年11月6日载文:“中国的统治者……学到了苦涩的一课,明白了一个古老守旧的东方国家与一个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观念的东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近代学者认为 “泰西革命之所以成功者,在有中等社会主持其事;中国革命之所以不成功者,在无中等社会主持其事”,中国革命的前途“惟有使中等社会皆知革命主义,渐普及下等社会”,才有成功希望。近代中国“中等社会”的革命目标是

    A. 推翻满清政权,建立人间天国

    B. 推翻皇权专制,建立君主立宪

    C. 推翻专制政权,建立民主共和

    D. 推翻反动政权,建立工农政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在一份有关中国革命的“决议”中提出:“只要国民党在客观上实行正确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就应当在民族革命战线的一切运动中支持它。但是,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它合并,也绝对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共产国际的这份决议推动了中国

    A. 国民大革命

    B. 土地革命

    C. 全面抗战

    D. 解放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出现。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 完全放弃了俄国革命模式

    B. 开始认识农民革命的力量

    C. “左倾”错误思想占主导

    D. 对革命道路有了新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份文件的“序言”中提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下列有关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 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

    C.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 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北京大学教授李汝祺的文章,并增加了由毛泽东拟定的新标题《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还加了一段按语:“我们欢迎对错误作彻底的批判(一切真正错误的思想和措施都应批判干净),同时提出恰当的建设性的意见来。”这表明当时毛泽东认为学术问题需要

    A. 坚持百家争鸣

    B. 强调阶级斗争

    C. 坚持百花齐放

    D. 提倡兼容并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他改变了中国》写道:“‘解放思想’的三个关键时期:1978年(邓小平的) ‘实事求是’战胜了(华国锋的)‘两个凡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使改革充满活力;改革所有制对经济进行重组的‘新时期’。”与上述材料第三个“关键时期”密切相关的是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D. 党的十五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8年7月13日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时强调:“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是

    A. “和平统一”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70周年之际,为感谢中国等主要维和人员派出国,联合国使用多种语言制作了一批图片和音视频作品,“谢谢中国,感谢您的服务和牺牲”是维和驻地民众对中国维和部队的深厚情谊。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

    A. 始终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

    B. 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神圣的安娜,请帮助我,我愿成为一名修道士!”这是一位年轻人在1505年取得硕士学位之后立下的誓愿,并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生活。这一改变在以后几十年里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动摇了中世纪天主教一统宇内的绝对权威,开辟了一个诸多教派并存的新时代。据此判断,这位“年轻人”主张

    A. 否定宗教信仰

    B. 宣扬信仰得救

    C. 主张三权分立

    D. 批判专制王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欧洲各国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一个国家处理君主制的经验常常为人称道。17世纪末,这个国家用法治的方式与君主划清权限关系,找到了一个既保留君主又让君主服从于议会控制的巧妙办法。“这个国家”指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学者说:“这本著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这本著作是

    A. 《共产党宣言》

    B. 《四月提纲》

    C. 《和平法令》

    D. 《土地法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位丹麦物理学家认为,原子核具有一定的能级,当原子吸收能量,原子就跃迁更高能级或激发态,当原子放出能量,原子就跃迁至更低能级或基态,原子能级是否发生跃迁,关键在两能级之间的差值。据此判断,该物理学家的认识得到了哪一理论的启发?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进化论

    D. 量子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美国历史上的某部法案,“其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从而限制了垄断,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扩大就业面。”下列叙述与这部法案有关的

    A. 开创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

    B. 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C. 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D. 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他在政治上对过去的许多冤假错案进行频繁昭雪;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集体领导体制原则;实行权力下放;在经济上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大规模开垦荒地……”材料中的“他”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47年5月3日开始实施的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但近年来日本安倍政府一再表达修宪野心,试图重获交战权,使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日本修宪的主要目的是

    A.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 获得亚洲地区主导权

    C. 军事实力持续增长

    D. 拒绝反思二战的责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一种字体,具有以下结构特点: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据此判断,该字体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图为邮票《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部分)。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产于河南禹县神垕镇,因纪念夏禹大会诸侯的古钧台而得名。由于钧瓷的高超艺术造诣,北宋徽宗年间,指定它为御用品。由此可知,钧窑属于

    A. 官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民间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的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A. 现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 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发现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出现等史实。这些史实出现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②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③新式教育促进女性思想解放

    ④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图为中国近代一幅宣传画,下列最符合此画寓意的标题是

    A. “国民齐心共革命”

    B. “将革命进行到底”

    C. “团结抗战到底”

    D. “中国是我们和日本战斗的第一个盟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有人评论壁画《圣母升天》:“画中圣母双臂张开,凌空而起,在活泼的小天使的簇拥下扶摇直上,仿佛为一种激情所驱使,张开双臂接受来自天国的拥抱,我们再也看不到一丝禁欲主义的影子。”由此可见,该画风蕴含了

    A. 人文主义的情感

    B. 理性主义的严谨

    C. 现代主义的奔放

    D. 现实主义的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图是19世纪中期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机器人的想象画:一台冒烟的蒸汽机,正带动着人形的机器,挥舞着镰刀收割庄稼。与这副想象画同时期的发明最有可能是

    A. 轮船

    B. 汽车

    C. 电灯

    D. 飞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洪堡的礼物》是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作品。有评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美国当代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空虚的精神生活的矛盾,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闷。洪堡的遭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整个文化界的精神危机以及现代人的精神苦难。下列作品与《洪堡的礼物》风格相近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它成立20余年后,主要借款对象由西欧各国变为发展中国家,扩大了各国购买力,促进了世界贸易。该国际金融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5 题
  1.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98年,达•伽马在印度获得了建立商埠的许可,到16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在西非和东亚之间建立50多处贸易商埠。”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英国人。________(判断对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政策,虽然有助于国内战争的胜利,但其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反映的军事行动中,人民解放军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解放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________(判断对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________(判断对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由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提出:“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担负起“责任”,在欧洲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举例说明“冷战”的消极影响。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迟迟不愿摒弃“冷战”思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今中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其最为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