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null 1 题,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3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null 共 1 题
  1. 有思想家揭露道学家是伪君子,是“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穿窬指偷摸盗窃的行为)”。该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社会是

    A. “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佛其能。”

    B.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C.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 “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 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 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 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D. 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3 题
  1.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 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 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C. 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

    D. 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关于赎取份地后的农民生活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民获得“解放”时赎取的份地必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B. 农民交纳赎金六个月后获得宅边园地的所有权

    C. 赎地农民必须按一定比例交付赎金

    D. 农民交纳的“赎地费”大大低于当时的实际地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决定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农业部认为这是增益本国农业的大好机会;财政部认为此举有助于从中国大量获取原材料:而国防部则表示不满,认为出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会被中国用作军事或更大的战略用途”。这说明美国对华政策

    A. 促进中美关系改善

    B. 体现不同集团妥协

    C. 彻底摆脱冷战思维

    D.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晚清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丘)恣铲除,百万磳田(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A.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   B. 农民种茶收入增加

    C. 农民弃农经商   D. 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 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 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 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 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当时

    A.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 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由于苏格拉底没有留下自己的著作,只能从其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后两人的记载又有所不同。有人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身的想法,色诺芬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亦是如此。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社会的变迁影响文献著述

    B. 历史解释依赖文献互证

    C. 历史文献著述具有主观性

    D. 文献著述反映历史真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题文)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5年政府共花费30亿美元用于直接救济。这反映出美国

    A. 不利于贫富差距缩小

    B. 注重维护富人的利益

    C. 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

    D. 导致国家财政出现困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 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 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

    A. 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

    B. 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

    C. 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

    D.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

    A. 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 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 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 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三长制

    D. 租调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 青苗法、募役法

    D. 免役法、更戍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7年,康熙以防范西方各国可能对中国侵略为由,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来华,禁止中国商人前往贸易。1757年,清朝政府决定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个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随后,又设立了公行,兼有外交和商务两重任务的半官方机构。此外,清政府还在广州设立商馆,制定对外商的防范措施,并对国内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严加限制,如严禁粮食、五金、硝磺等出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在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欧诸国在亚洲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从本国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这一切,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欧洲对亚洲贸易的不利地位……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外贸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

    (3)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3)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