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null 2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2 题
  1. 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A. 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 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C. 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D. 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希腊学者力图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但他们并没有把神话与哲学、文学、历史分开,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这表明古希腊

    A. 信仰与理性的密切联系

    B. 宗教思想主宰政治生活

    C. 理性思维推动学科发展

    D. 民主促进思想文化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寻找薛定谔的猫》是英国学者约翰•格里宾所著的科普图书。以下是该书第二章的目录:“19世纪的原子论•爱因斯坦的原子论•电子•离子•X射线•放射性•原子的内部。”该章主要论述的是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进化论

    D. 量子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 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B. 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 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D. 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予、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A. 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 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C. 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

    D. 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

    A. 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B. 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

    C. 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

    D. 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学者认为商周祭祖动机不同,前者出于对祖先神秘而伟大的神性力量的尊崇和敬畏,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而西周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该学者认为从商到周祭祖动机的变化反映了

    A. 商代政治具有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神秘色彩

    B. 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特点

    C. 西周的祖先崇拜已经取代了商代的神灵崇拜

    D. 商、周两朝都崇尚对祖先的崇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A. 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 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 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 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A.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 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根据材料可知

    A. 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

    B. 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C. 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

    D. 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董仲舒向汉武帝进言时说:“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按照这一思路,董仲舒最有可能给出的建议是

    A. 提倡“大一统”,强化君主专制

    B. 充分认识天人感应理论的合理性

    C. 以“三纲五常”的思想教化民众

    D. 减轻人民的负担,积极推行仁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天下留州钱物尽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

    B.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C. 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消除边疆隐患

    D. 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自主维护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A. 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 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 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 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这表明罗马法

    A. 量刑程序不统一

    B. 平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C. 崇尚秩序和平衡

    D. 重视对贵族特权的限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QQ是互联网+通信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 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传统行业

    C. 互联网使经济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D. 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经济都虚拟化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

    A. 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 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

    C. 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

    D. 坚定地倒向社会上义阵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

    A. 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   B. 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

    C. 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   D. 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公元前4世纪,雅典雄辩家德摩斯提尼这样评价雅典的告发制度:“我们现行体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每个将军一生当中都要在你们的法庭上被审判两次或者三次,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敢于在战场上与敌人殊死一战。没有,一次也没有。他们宁愿选择一个绑匪或者一个小偷的死亡方式,也不愿意战死。”这一评价反映出

    A. 民众告发对官员的威慑作用有限

    B. 雅典民主成了政客斗争的工具

    C. 雅典对官员的监察机制不够完善

    D. 雅典社会精英沦为民主的牺牲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件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件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由此可见,陈独秀重在强调

    A. 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B. 学习新文化知识

    C. 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为清末民初上海竹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由此可知,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

    A. 具备开放的近代视野

    B. 摆脱了自身传统观念

    C.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 西化的水平领先全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

    A. 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B. 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C. 时代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D. 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近年,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备受瞩目的凡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以5500万美元落槌,被誉为近年拍场上屈指可数的凡高佳作,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 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 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 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上述主张意在

    A. 鼓励发展私欲

    B. 突出个性自由

    C. 主张实行分封

    D. 反对理学禁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衍产生的社会进化学说,比生物进化学说更受读者拥戴,传播通行无阻。究其原因,社会进化学说为各类族群对自身空间定位和未来流动可能提供了想象依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扩大影响

    B. 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精神

    C. 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D. 社会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 赎罪券和《圣经》

    B. 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 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 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语·周语》记载,周襄王时已产生了“父子不得相互告诉”的思想。汉宣帝曾颁布:“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大父母匿子,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学界认为这是关于亲亲相隐制度最早、最明确的规定。

    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露其事及鞑语消息,亦不坐。”同时唐律还规定:“若犯谋逆以上者,不用此律……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虽告亦无罪,缘坐同首法”,认为因为“不臣”可以不用容隐制度。到近代,在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历次法律变革中,亲属容隐制度仍得以继承。

    ——摘编自王新霞、柳萍等《论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特征——以“亲亲相隐原则”为例》

    材料二  2012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明确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该规定赋予了亲属证人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特权,体现了亲属拒证权的理念。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为了避免自己及其亲属受到追诉,不愿意作证,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法律不应当强制打压。从更深层次来看,亲属拒证权制度维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脉亲情,在宏观上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益。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对被告亲属所作证言持有怀疑态度,其被认可和采纳的机会很小。

    ——摘编自李旭霞《论我国刑事诉讼亲属拒证权制度之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发展的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现代“亲属拒证权”与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构建亲属拒证权制度的社会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汉代,皇帝会诏令地方对政绩突出、表率一方的地方官按时祭祀。桂阳太守许荆到任后,“为设丧纪婚姻制度,使知礼禁”。他在任期间深受人民爱戴,死后,“桂阳人为立庙树碑”;淮平大尹侯霸,政理有能名,他死后,“临淮吏人共为立祠,四时祭焉”。汉代由政府统一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各地居民祭祀当地山神、水神,华阴有太华山祠、江都有江水祠等。同时,人们为“攘除凶灾,禁止疫鬼”而祭祀门神,为长生拜祭西王母、司命,为祈福祥与富贵尊荣祭祀灶神。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乡村全体成员都必须参加祭祀地方保护神——社神;腊祭是“岁终大祭”,阖家大小在家长的率领下,祭祀祖先,然后按次序列于祖先之前,依次向尊长进酒祝寿。

    ——摘编自贾艳红《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等

    材料二  据统计,河北井陉县原有自然神坛庙14处,到民国年间无一保留;河南滑县原有自然神坛庙22处,到民国年间仅剩1处。有的地方虽然坛庙尚存,但已没有什么祭祀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乡村,“昔年巨族皆建祠堂,今存才什之一”,祭祀活动难以为继。民国实行信教自由政策,1913年全国天主教徒130万,1932年达到250余万。中华民国颁布《废除卜筮、星象、巫觋、堪舆办法》《取缔经营迷信物品办法》,视“迷信为进化之障碍”,贵州仁怀跳大神、巫蛊等活动“奉文禁革,其习渐息”;上海法华乡,延巫治病之风“稍戢矣”。

    ——摘编自赵英兰、贾小壮《民国时期社会信仰态势嬗变之缘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民间信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间信仰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民间信仰相比,民国时期社会信仰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远在很久以前,我们就能在意大利随处发现一种自由人格的发展……但在13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正是在这种个体精神的鼓动下,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创造出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不仅在意大利,在英法等国也有大量受人文主义影响的有个性的人和富有个性的文化创造。1617年英国学者弗卢德(Fludd)在他的著作中置入一幅插图,取名“完整的自然之镜和艺术想象”,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机地包容在一个圆形的图案里,意谓世界是上帝的艺术品,而人是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瑚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

    材料二: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20年代之初,个性解放、个人自主是思想界、文学界的共同关怀。但整体地看,当时感性的呐喊远过于理性的沉思。此后一直到对日抗战,这期间中国人纷扰不安,大家关心的主要是救亡图存的问题,只考虑大我,无法顾及小我的问题,更谈不到讨论小我精神境界的问题了。这是国家的处境所加于思想的限制。传统有关“个人”或“自我”的观念因此没有机会得到深刻的重视和认识。

    ——摘编自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个体精神的表现,并说明这一精神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时的“个人自主”与文艺复兴时的“个体精神”的不同,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后“个人自主”未能彰显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表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请任选一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