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朱元璋实行了半印勘合制度。规定凡文书纸上均须加盖半印(即关防官印),以便核对。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

    A. 确保文书安全

    B. 削弱丞相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提高行政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 统治秩序崩溃

    B. 分封制走向瓦解

    C. 王室日趋衰微

    D. 宗法制受到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 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 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 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苏渊雷指出:归根结底,社会上某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形成,从横的方面说,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从纵的方面来说,则是继承着若干历史的传统而又显出它本身的时代特征来。从明清时期来看,文中的“纵”主要是指

    A. 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和束缚

    B. 儒学丧失了传统统治地位

    C. 彻底抛弃了儒学的传统教条观念

    D. 明清儒学具有承古萌新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封建统治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资产阶级思想逐步成熟与完善。上述变化的根源在于

    A.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 封建制度已被推翻

    C.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D. 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

    A. 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

    ①入阁由皇帝选任  ②其实就是宰相   ③取得决策大权   ④地位逐渐提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61年9月,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上铁托提出:“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

    A. 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中立政策

    B. 体现出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C. 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

    D. 标志着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近代某一条约规定: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国民之间的民刑案件,依被告主义原则,均由被告所属国的法院或领事法庭依所属国法律审理。这一条约可能签订于

    A. 1842年

    B. 1843年

    C. 1895年

    D. 1901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D.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技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能够印证此观点的是

    A. 指南针的应用

    B. 造纸术的发明

    C. 印刷技术的发明

    D. 火药的发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该观点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 自由主义   B. 人文主义   C. 人道主义   D. 理性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雅典哪次改革的评价

    A. 梭伦改革 B. 克里斯提尼改革 C. 伯里克利改革 D. 柏拉图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A. 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

    B. 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

    C.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D. 分封制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筑柏林墙是为了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即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西欧国家成立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一个政治稳定、军事强大的统一欧洲

    B. 加强西欧各国的政治联系,稳定西欧政局

    C. 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D. 与美苏抗衡,加强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清人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曰:“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亦言:“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材料中“幼安”是指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魏晋名士”是一个“尚通脱”的惊世骇俗群体,他们独立特行而随情任性、无拘无束而逍遥自在、恣肆癫狂而独得其乐。下列哪句话会得到他们的推崇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C.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据此可推断宋设枢密院

    ①是沿袭唐朝和五代制度

    ②与中书共同掌管文武之事

    ③分割了宰相权力

    ④不利于加强皇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它们都有一批支持者……双方都展现了传教般的狂热……(它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胜利者……”对这里的“传教”理解正确的是

    A. 传播天主教

    B. 传播资产阶级世界观

    C. 推行各自的意识形态

    D. 宣传民族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左传•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27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这反映了

    A. 各诸侯国具有对周的朝贡义务

    B. 以鲁国为首的诸侯国自愿的道义举动

    C. 各诸侯国是在落实《周礼》中的规定

    D. 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请你确定一组体现其发展的“关键词”。下列准确的一组是

    A. “‘双百’方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银河—Ⅰ号”

    B. “两弹一星”“载人飞船”“反思文学”

    C. “《义务教育法》”“211工程”“科教兴国”

    D. “三个面向”“伤痕文学”“杂交水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C.“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可谓见仁见智。十月革命前后,普列汉诺夫就反对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主张,认为“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出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苏联解体后,在“全盘西化”思潮的影响下,俄罗斯主流社会以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占主导,说“十月革命是历史的误会”。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予以批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