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单选题 40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40 题
  1. 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

    A. 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

    B. 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

    C. 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

    D. 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这反映出

    A. 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

    B. 浪漫主义重视感情

    C. 现实主义批判社会

    D. 现代主义突出自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某班决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布置纪念展览。以下是他们准备的部分展览资料,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恢复高考制度

    ③“双百”方针正式提出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⑤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③②⑥①④⑤

    C. ③⑥①②⑤④

    D. ⑥③②①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

    A. 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B. 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

    C. 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D. 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表明《海国图志》

    A. 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B.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 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

    D.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

    A. 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

    B. 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

    A.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 彻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 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 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这说明启蒙运动

    A. 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

    B. 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

    C. 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

    D. 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60、70年代风靡西方的“嬉皮士”运动的精神核心是“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这实质上反映出西方社会

    A. 开始出现个人自由发展趋势

    B. 福利制度助长社会享乐之风

    C. 突破传统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D. 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典型症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8年6月9-10日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各国新闻媒体记者云集于此,他们要想给各国国内人民传播新闻,实现最迅速、面最广、互动性最强的新闻媒介是

    A. 报纸

    B. 电视

    C. 广播

    D. 互联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题文)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 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 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 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A. 经典力学的诞生

    B. 进化论的传播

    C. 电气革命的出现

    D. 量子论的提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 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 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 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史记》载: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被后世奉为“火祖”;西方也有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传说。二者的共通之处

    A.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 都有无神论的思想主张

    C. 都引发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D. 都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这是国家危亡之际的一次群众性爱国运动,它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不准士子干政的禁令,标志着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已经崛起,并登上历史舞台。这一事件是

    A. 太平天国

    B. 公车上书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夏曾佑在1903年写给严复的信中说:“《原富》(《国富论》)前日全书出版,昨己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这反映了

    A. 救亡图存推动出版业迅速发展

    B. 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制度变革

    C. 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

    D. 向西方学习己成为社会时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人曲”。下列内容出自“人曲”的有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幸福在人间

    ③人生而平等

    ④人是宇宙的精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建立了“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但仍存在“乌云”,后来出现了“驱走乌云的其“太阳”指的是:

    A. 牛顿经典力学

    B. 马克思主义学说

    C. 达尔文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该决定的主旨是

    A. 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

    B. 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激发科技机构的创新活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 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 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是由于,汉代儒学

    A. 讲究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B. 崇尚天人合一

    C. 倡导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

    D. 主张君权神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明万历年间,白话小说的出版达到鼎盛。据学者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水浒传》有14种刻本,《西游记》有9种刻本。该现象的出现源于

    A. 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

    B. 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C. 白话小说的通俗易懂

    D.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毛泽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井冈山的斗争》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新民主主义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8世纪的人类揭开了天体面纱的一个革命性的解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分解为有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量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这一“解释”

    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预见了启蒙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 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1769年,蒸汽机作为一项实用的发明已进入到应用阶段,后来才得到科学原理的改进和发展。而电报通信的发明是(  )

    A. 垄断组织推动的结果   B. 科学理论研究的结果

    C. 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   D. 经验技术积累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 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 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 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邓小平在一次重要活动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下列图片与这一活动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其中与党的十二大相对应的一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题文)2011年美国签署禁令“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进行任何合作”;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该材料说明

    A. 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崛起

    B. 中国改革开放大势所趋

    C. 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D. 科技封锁激发了创造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15世纪,意大利城市里有许多出色的教育家,他们不仅擅长教书授徒,而且善于著书立说,通过著作展示其修养和学问。意大利城市还拥有欧洲最好的学校,这些学校均得到贵族和富商们的慷慨资助。这有助于

    A. 人文主义的传播

    B. 宗教改革的深入

    C. 理性主义的产生

    D. 浪漫主义的萌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物主义的束缚。这说明《物种起源》

    A. 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B. 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

    C. 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

    D.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下图是19世纪英国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图中英国农业产值基本不变,制造业和贸易比重大幅增长,由此可知

    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

    ②工业革命导致其总收入增长

    ③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④开始成为世上最大殖民帝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一角度说,历史就是从有趣的故事中悟出生活的智慧。

    典故名称

    故事内容

    半费之讼

    古希腊有一个名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辩者普罗达哥拉斯学法律。两人曾订有合同,其中约定在欧提勒士毕业时付一半学费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则等欧提勒士毕业后头一次打赢官司时付清。

    但毕业后,欧提勒士并不执行律师职务,总不打官司。普罗达哥拉斯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向法庭状告欧提勒士,他提出了以下二难推理: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他也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他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而欧提勒士则针对老师的理论提完全相反的二难推理:如果我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我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我也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我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我不应付给他另一半学费。

    李约瑟难题

    由英国学者李约瑟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何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据百度百科等

    任选一个典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典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技的发展对改变世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折射着世界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

    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请回答: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简要说明科技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

    (2)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